2022年6月23日 星期四
[討論] 對美日戰時生產計畫、人力組織的比較
批踢踢實業坊›看板 Warfare關於我們聯絡資訊
返回看板
作者kau76901 (KAU)
看板Warfare
標題[討論] 對美日戰時生產計畫、人力組織的比較
時間Tue Mar 27 19:08:42 2012
一般常見的誤解是美國是以絕對優勢的物量壓垮了日本,但事實真是如此簡單而已嗎?
實際上美國在二次大戰期間,人口與日本也差不了多少(1.3億比1.1億,含美國海外屬地
、日本戰前擁有的殖民地),而以武裝起來的兵員數比較,1945年時的日本有650萬兵力
(以最大限度的寬鬆標準,姑且先不論武裝如何),美國則為1100萬兵力───這怎麼看
都跟雙方人口實在不成比例吧。而光是人力資源如此,更不用說其他差距以數十倍計的飛
機、坦克、軍艦、鋼鐵等裝備與資源的生產量。
那結果造成了這麼大的差距,除了最基本的資源與物量差以外,還有什麼其他的影響變因
呢?我想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美日兩國對於戰爭的認識與準備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美國與日本既然人口差不多,而且美國保有的常備軍遠比日本更少,所以擴軍灌水的比例
也就更高;美國參戰時面臨人力資源、特別是壯年男性勞動者的枯竭,自然是與日本同樣
是焦頭爛額的嚴重課題。
由於歐陸局勢緊張,而羅斯福也在積極準備參戰,因此在1940年九月,美國便已經在國會
通過徵兵法,將18~65歲的健全男子都列入徵召範圍內,在開戰前確立了動員參戰的基礎
體制。而儘管不能跟開戰後的總力戰體制相比,海軍也在開戰前夕積極展開造艦、陸軍也
獲撥了更多新飛機與戰車。
而在珍珠港事變、對日宣戰後,美國政府為了協調軍方的徵兵計畫與民間企業的雇用方針
,而創設了戰時人力資源委員會(War Manpower Commisson,WMC),負責在盡可能減少
動員徵兵對社會運作與工業生產之衝擊為前提下,迅速召集足夠投入前線的青壯年人力資
源,並且依照政策對全國各地生產設備與勞動力進行分配。
以加州為例,由於舊金山、聖地牙哥與洛杉磯等海軍基地都位於這附近,所以一向是海軍
飛機供應商的大本營,太平洋戰爭開戰時,此地共約有近五萬名軍需或航空產業的從業員
,而其中有15000人在開戰後不久便接到了徵兵令。
但與日本毫不顧慮後果的蠻幹不同,透過人力資源委員會的折衝協調,最後軍方同意對這
一萬五千名工人緩徵六個月,以讓廠家能有足夠的時間招募新員工、並且進行師徒傳承的
職前訓練。人力委員會也鼓勵各廠家導入福特式分工制度,將生產勞動過程盡可能專業細
分化,如此一來便能減少勞工職前訓練門檻到最低限度。
委員會特別建議各廠家盡可能雇用女工擔任新勞力,因為隨著戰局吃緊甚至長期化,很有
可能剩下三分之二的男性勞力也會被拉上戰場,廠家聽從委員會安排,使得全美各地的女
工數量在42年下旬急速增加。
舉例來說,1941年開戰前夕,生產C-47運輸機的道格拉斯工廠僅雇有1300名工人,其中只
有24名為女性;但到了1943年,僅是道格拉斯旗下的女性員工便已經擴增到了36000人的
龐大數量。
根據人力委員會的報告,1940年三月時全美有1073萬名女性從業員,佔總勞動人口的26%
;而到了1944年七月時,全美已經有1644萬名女性從業員,上升至佔全國勞動人口的37%
,這批新投入就業市場的近600萬女工,填補了被徵往前線參戰的數百萬美國大兵留下來
的人力缺口而游刃有餘。1944年時的美國工業產能已經達到開戰前夕1941年的2.5倍。
不僅僅是女工的大量雇用而已,人力資源委員會還配合美國軍方的要求,與教育單位合作
於1943年開始推動「學生動員計畫」。這項計畫又稱「4x4方案」,其概念是讓全美各地
16~18歲的高中職學生在學校上課一個月(四星期)、然後在下一個月在工廠以校外實習
的形式工作一個月(四星期),也有一部份職校,直接把學校本身變成了軍需工場的例子
。由於在工廠勞動期間,學生們是領全職工的薪水,因此還有學生志願放棄周末的休假,
來到工廠超時加班多賺點的情形。
這項計畫的著眼是倘若二次大戰成為以十年為單位的長期泥沼戰,則美軍不只是前線戰鬥
員,甚至連機場地勤、戰車保修工與軍艦焊接員都無法確保足夠數量,因此需要預先培訓
一批留待日後若有消耗傷亡時,隨時都能補上前線的技術人才作為預備軍使用。雖然是稍
嫌有點杞人憂天,但從這點也可以看出美國對於戰爭規畫的長遠穩健態度。
隨著大批女工與學生工加入生產行列,如何保證品管就成為了新的問題。以航空產業來說
,美國戰爭委員會積極進行協調磋商,終於分別在42年四月與十月,促成了西海岸飛機生
產協會、與東海岸飛機生產協會。稍後在1943年四月,將東西海岸兩組織統合的全國飛機
戰時生產協議會(National Aircraft War Production Council,NAWPC)成立,這個體
制的完成使得美國軍方可以在決定一款制式採用的軍機後,除了設計開發的母廠商外,也
同時外包給全美所有其他的飛機工廠同步展開同型機的量產作業。
理所當然的,戰前每家航空廠商都有自己的企業機秘、Know-how與獨門科技,但在如此國
難當頭之刻,再堅持這些有的沒的實無必要。舉例來說,以波音製的空中堡壘B-17重轟炸
機為例,在1944年預訂生產14000架的生產計畫中,透過NAWPC的協調,最後決定由波音本
家製造一萬架、道格拉斯兩千架、洛克希德兩千架的方式以分攤波音工廠的壓力,好讓他
們有空餘的人力與設備去擴大剛開啟的B-29超空堡壘之新生產線。
為了讓不同的飛機製造商作出來的飛機可以共用零件,也不會飛一飛就自己空中解體,所
以從圖紙、生產線到所有零組件的製造都必須貫徹全國標準化流程。波音除了完全無償公
怖B-17的所有設計圖面給外包廠商外,也一併派遣了員工前往洛克希德與道格拉斯,指導
外包廠建立完全比照波音原廠的生產線系統,當然波音公司並不是毫無賺頭───外包廠
每製造一架轟炸機,波音就可以分得相當於報價15%的授權分紅,這也是事前就在NAWPC會
議上決定的合約。
而美國戰爭委員會評估,由於NAWPC的成立,美國在1943年以後生產飛機的時間縮短了75%
、成本節約了40%,可謂是大戰期間將盟軍帶向勝利的不起眼推手。
不僅僅是飛機生產的統合而已,美國陸軍從坦克到步槍的製造規格,也都在1941年12月珍
珠港事變後隔天成立的戰時生產局(War Production Board,WPB)整合下,確立了全國
統一體制。同樣的,也對於促進美國陸海兩軍的彈藥、補保、耗材零件的規格一致化起到
了莫大的影響力。
海軍方面,美國參戰後便與英國磋商制定了戰時標準商船規格(雖然粗製濫造的很嚴重,
不過全世界一樣都有這種問題),諸如C系列、自由輪與L字頭全都是以參加歐戰與英國同
步為基準考量而設計,甚至是坦克車的尺寸、噸位等規格也全都依照自由輪貨艙的大小為
準,這也成為稍後美國反攻太平洋、登陸諾曼第的一大利多要素。拜統一規格與分散生產
、集中組合工法之賜,光是自由輪這級運輸艦就生產了2700艘。
而在新造的運輸船、軍艦下水前,美國也積極透過英國與歐洲各流亡政府聯繫,以包租這
些名義上屬流亡政府國籍的商船(如被德國幹掉的荷蘭、比利時都是殖民大國,挪威則是
漁業大國,投降時手中都還握有數百萬噸的船舶噸位),而僅僅是挪威流亡政府,便提供
了170艘客貨船,以本國水手操作、讓英美軍包租的形式支援反攻歐洲的復國作戰。戰後
為了表示對挪威政府的感謝之意,馬歇爾計畫對挪威援助是以捐助而非貸款的形式,一筆
償還戰時包租挪威船的租金,也付清了因此沉沒的挪威船賠償費用。
總結來說,美國在二次大戰期間活用了本國的老弱婦孺,並且以科學化的組織方式將這些
人訓練成熟練且完全不輸男性壯丁的勞工,因此並未出現一般大規模徵兵時會導致後方生
產與社會體系動搖的情況。而且美國在二次大戰期間都盡可能避免增稅,改以發行低息國
債的方式咬牙挺了過去,課稅最高也只維持在25%的水準,這樣的作法雖然導致美國政府
在1941~45年間揹負了3300億美金的鉅額戰債,而待戰爭一結束後,在大戰期間儲蓄了大
筆財富的美國民眾便開始大量消費與生育兒女,隨之而來的便是美國的戰後嬰兒潮、大量
消費與50年代經濟高成長時代───最後,美國政府在戰後十五年間償還了大戰期間七成
的戰債,藏富於民的政策反倒使得美國更快走出戰債赤字的陰影。
講完了美國,我們再來看看日本。如前所述,二次大戰日美差異最大的部份不僅僅在於國
力,也包括了技術力、組織能力等全方位的落差。
單以電線來說,美國在二次大戰已經有財力在所有電線上包上一層絕緣橡膠;反之日本這
邊,卻只能用香菸紙當絕緣材來捲電線。
而以滾珠軸承(工業用零件,英烈的歲月裡B-17轟炸機群不顧傷亡慘重也得飛去德國要炸
的東西)的製造精度來說,二次大戰期間歐洲國家的製造工差約莫能控制在0.002mm以內
,美國應該也是在這個範圍前後吧;但是日本製的滾珠軸承公差達到0.012~0.015mm,事
實上根本是粗製濫造到無法結合起來的程度───蘇聯製品的公差約莫是在0.005mm左右
,雖比不過歐美但甚至都還是要比日本要好上太多了。
那追根究抵起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戰前日本的工藝精度差到如此離譜的境界呢?
本來在十九世紀初,工業革命剛剛上了軌道之際,世界各國尚未出現標準化、規格化的觀
念,而各家廠商當然也是各自使用各自的獨自規格。在這樣的情況下,理所當然會造成工
業機械的故障率高、運用成本高、事故率也高。作為工業革命先進國的英國,為了加強本
國產品的競爭力而開始推行英制單位規格;法國為了與之對抗,也不甘示弱地採用並開始
推廣自己的公制單位規格。
隨著時間經過到了十九世紀結束時,世界上已經被分割為兩大規格勢力:英制規格、與公
制規格。
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後,關西的薩長諸藩輸入了英制規格的機械,關東的幕府諸藩則輸入了
公制規格的槍砲武器,事實上是處於兩種規格混用的狀態,再加上日本傳統以來的尺貫法
之類老度量衡,這種多頭馬車的狀態理所當然的使日本產品的良率十分糟糕。
同時日本的武器、發動機、材料工學科技也完全是從山寨歐美國家的路子上爬起來的。
以豐田來說,其發動機技術是來自雪佛蘭;三菱的發動機則是經瑞士由德國輸入;日產的
引擎也是德國容克斯的授權拷貝品。1920~30年代的戰間期,當德國人正在積極研發各種
不同燃燒室配置的新型發動機、英國人則在努力研究渦流效應並打算應用在發動機設計上
的最先端技術時;日本的工業界則根本沒有投入資金到這種先端領域研究的餘力,僅僅是
要追上歐美國家現有的水平就已經非常辛苦。
而在飛機方面,日本主要是海軍學英國、陸軍學法國、發動機用美國的狀態;德國飛機的
血統要一直等到日德義三國反共軸心條約簽訂後,才開始導入日本。但實際上日本飛機製
造業界的情況比較像是把英美法三國的設計丟進一個鍋裡煮成的大雜匯,自然是與後來引
進的德國設計與德國發動機格格不入,雖透過U艇得到了Me-163與Me-262這些火箭戰鬥機
與噴射戰鬥機的圖紙和引擎實物,但就連這樣的看圖說故事都做不好。
甚至不只最先端的飛機與坦克引擎追不上,乃至連上一個世代的蒸汽機技術都差了歐美一
大截,以同樣是窄軌規格的英國來作標準,日本火車頭對英國火車頭不論是速度、燃燒效
率與信賴性都劣化得多,其主因有二:日本無法取得像英國那般高品質的煤炭,其次則是
日本設計的燃燒室非常粗糙,無法完全發揮熱功率。雖然二次大戰光靠火車頭好壞大概是
無關戰爭勝負,但實際上也應該是一個積少成多的不利因素。
日本的冶金與煉鋼技術也是師法自英國,日本不論海陸軍的鋼材大多都是從吳港海軍工廠
與八幡製鐵所生產的,而這些煉鋼廠都是英國維克斯-阿姆斯壯公司的合作企業。在抗戰
爆發前,日本主要是透過從中國輸入煤、自美國輸入廢鐵回收來作為煉鋼材料,但在與中
國鬧翻、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後,日本遭到中荷英美諸國禁運物資,結果是使得國內的煉鋼
廠陷入斷炊狀態,不得已只好使用東北的鐵礦砂作為代替品,結果是在二戰期間煉出了一
堆不及格的廢鐵。
日本政府也注意到了這個隱憂,於是在1921年制定了日本標準規格(JES),希望能夠自
立一套獨自規格的門戶,逐步淘汰國內的英制或公制設備,以達成國產品的品質提升之效
。然而,切換產品與工業機具的規格是工程浩大的翻天覆地之舉,而所有的汰舊換新無一
例外,都需要錢。
本來財政就很緊張的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出兵西伯利亞期間浪費大筆預算卻一無所
獲,一戰景氣結束後又得面對歐美列強回到市場的強力競爭,最後在轉型面臨瓶頸的中途
半端之際,迎來了1929年的經濟大恐慌。隨後又由於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使得軍需物資的
需求大幅暴增,在軍需品大量外包給沒有統一規格的民間企業之際,政府自己放棄防線,
於1939年宣佈放寬JES標準規格的條文,允許軍隊採購非標準規格的民間代工產品───
而這也就等於是開啟了一扇堵不起來的潘朵拉之門。簡單的說,為了貪圖一時方便起見,
日本軍方從此之後得忍受各種邪神彈藥與邪神裝備的不合規格之苦。
更嚴重的是不只國內外的規格,甚至日本陸海軍,以及陸軍與海軍各自內部都還存在著各
種各樣的規格大戰。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是皇紀2600年採用(1940)的武器,日本海軍有
零式戰鬥機、陸軍則有百式司偵…這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吧?但光是命名準則的不同,本
身就是管理上的一大障礙。當然日本有的問題美國也一樣有,陸(空)海軍機種命名不一
致的問題,要到越戰才會修正回來,只是相形之下比較輕微罷了。
日本海軍與陸軍有各自的利益關係團體,像是日本海軍比較偏好三菱造船所與愛知航空機
工廠;陸軍則喜歡向川崎航空與三井造船所下單合作。而海陸軍退役的高級將官,也往往
被這些大財閥以酬庸的形式聘為公司顧問,進一步使得這種軍商勾結的關係更形惡化,也
把海陸軍的交惡一並擴大為企業之間互不交流的封閉環境,終於造成了二次大戰期間海陸
兩軍閉門造車,往往使得同樣一項科技被重覆發明、甚至冠上不同稱呼的混亂情況。
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海軍有53種飛機、112種子型號;陸軍則有37種飛機和52種子型號
。基本上這兩個系統之間的飛機零件完全不能互換,甚至同一軍種裡的不同飛機也不能互
換零件───就以陸軍自己來說,陸軍用的20mm機關砲此一口徑的武器,竟有以下六種完
全不同規格的彈藥(海軍另有四種)。
20x80(瑞士厄立康機砲)
20x142(日規九八式防空砲)
20x125(日規九七式反戰車自動步槍)
20x94(日規陸軍航空隊空用機砲)
20x101RB(芬規拉提機砲彈,車載)
20x99RB(蘇規ShVak機關砲彈)
理所當然的,不一樣長的子彈怎麼可能塞進同一挺砲裡呢。別說是陸海軍的補給系統要一
元化,連陸軍跟海軍自己內部能不能統一起來都是個大問題。而原本的制式裝備規格就已
經是百鬼夜行狀態了,更使之惡化的是倉促進入戰時動員,想到什麼做什麼、頭痛醫頭腳
痛醫腳的混亂體制。
在八年抗戰前夕的日本,大約在平時維持著16%男性適役齡人口組成常備軍(甲等師團)
的兵力規模,但在八年抗戰爆發後動員了50%的男性適役齡人口組成了乙等師團、而到了
太平洋戰爭末期開始動員丙等師團時,已經有90%的適役齡男子被拉上戰場了。值得注意
的一點是,即使日本戰況吃緊,但卻從未在本土或殖民地實施過真正的全面徵兵制度──
─日本式的兵役是在男子滿二十歲後(1943以後調降一年為十九歲),倘若體位為甲種合
格就得立刻去當兵,復員後還要再服十年後備役。
而那些未訓練的乙、丙種體位男性,會接受簡單的基本訓練並且服12年的補充兵役,但實
際上補充兵役一接到召集令紅紙也照樣當成一般兵拉去前線;可這群人就跟平常老百姓沒
什麼兩樣,和甲等役男的戰規兵與後備兵完全不能相比,組成的部隊也極端欠缺戰鬥力。
因此可以說,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實施的是一種有限徵兵體制,但卻並非任何意義上的總
動員。
日本的戰時生產體制並非像美國那樣協調民間企業的勸導建議方式,而是軍部用強制力,
直接把原本在紡織廠裡工作的女工直接拉進砲彈工廠,從台灣與朝鮮抓年輕人派去日本本
土的飛機工場;人力缺口是填補上了,但現實世界可不是在玩世紀帝國,伐伐伐伐木工可
以立刻轉職成礦礦礦礦工,事前幾乎沒有像樣的職前訓練,徵集人力時也不調查其學歷或
專長,不論在技能面或士氣面恐怕都不是很好的作法。
舉一實例來說,為了擴大零式戰鬥機的生產線,日本軍部於1944年命令近江絹系紡織廠即
刻改制為近江航空機廠,男人全部拉上戰場,留下女工作飛機,不足的人力從沖繩徵調女
學生填進來(很幸運地讓這批人因禍得福逃過大難);而三菱重工只派遣了30名技師前往
近江航空機,實施了一個月的講習後,就拍拍屁股走人回去了。理所當然既不熟練又沒專
門機具的近江工廠,剛開始生產飛機時碰到了一大堆困難,不良的規格外產品連續出包,
但在女工們咬牙堅持、期間有人自殺、有人逃跑、有爆發過佔領工廠的抗議活動…折騰了
三個月之後,總算在這年夏天把紡織廠改造為一座能正常運作的飛機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她們起初交出來的飛機零件品質很糟糕,但因為近江航空機的女工們
運用經驗法則,以「這樣做會比較省時省力」的單純想法自行摸索進化出了土砲式的流水
線作業,結果不僅提高了製造品質,甚至還得以維持相當不錯的生產力───但軍部始終
沒有注意到這座偏僻鄉間的飛機代工廠裡,一群刻苦耐勞的大和撫子們悄悄造就的組織革
命,而這小小的變革,也自然是無緣推廣到全國的生產體系去。
終究戰前的日本並未培養出專門的工程管理與經營人才,企業的經營者多半都是靠自學與
經驗法則養成,而往往在創業的實幹家去世後,他們留下的後代淨是些不思進取之輩,只
以滿足軍方交代的生產量為滿足,不肯投資預算在基礎技術力的開發與人才的養成上。
而這種非科學的、經驗主義的製造工序,也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熟練的工人排斥
生產的自動化。以日本的機具公差水平來說,熟練工人為了確保品質而拒用機具生產也是
合情合理之事,但若欲確保品質而使用人力,則必然將導致生產力的受限。而在這些熟練
的老師傅上了前線玉碎掉後,接替他們的徒弟不但技術未熟,更因為學習到了錯誤的排斥
機具觀念,而造就了一批既不精密也沒效率的爛手工作坊。等到就連這批不熟練的學徒也
被送去玉碎,最後接替他們的就只剩下殖民地送來的國中、高中學生了。
日本在1943年本土開始頻頻受到轟炸開始起,幾家大工廠便開始將產能疏散到鄉間、或發
包到下游企業代工,但是在沒有統一品管規格的情況下,倘若原廠又疏於監督教導,則並
不是每一間代工廠都能像近江的女工人們那樣得到幸運且亮眼的成果。
戰後日本伴隨著美國駐軍踏上本土,韓戰爆發後美軍覺的什麼東西都得從本土繞過整個太
平洋開過半個地球送來,那運費實在是太恐怖了,礙於各種壓力只好在日本就近設置美規
軍品的生產線。美國佔領軍帶來的機具設備、與美式規格傳入日本,讓戰後日本從零開始
建立一套全新且先進的工業規格(JIS),很快地日本人就發揮了他們優秀的想像力與勤
勉性格,踏上了戰後那令世界為之驚嘆的經濟高度成長期。
若有人聲稱為何二次大戰裡敗北的軸心三國戰後都復甦成了經濟大國,那可真是對戰後日
本的一大侮辱。戰後日本的經濟成就絕非復甦、而是其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躍進。這個投
胎轉世、從頭來過的戰後日本,才使得「日本製造」成為了可靠、便宜、環保、省油、高
性能的同義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4.238
推 a33356:這篇要跟"土方法"那串討論文合在一起看 03/27 19:24
推 diechan:高仔好文一定要推 03/27 19:26
推 a33356:一戰時的沙俄也有類似的管理不良、準備倉促、各種規格群魔 03/27 19:31
→ a33356:亂舞,不同工廠生產的莫辛那干零件幾乎都不通用,導致前線 03/27 19:31
→ a33356:步槍需求都供不上 03/27 19:31
→ PsycoZero:別說遠了,就算是中國也是...家常便飯 03/27 19:33
推 katana89:中國怎麼還沒投胎轉世過... 03/27 19:34
推 windpeter:日本陸軍和造船場下訂單這本身就很糟糕了XD 03/27 19:35
推 KoujikiOuji: 03/27 19:48
推 chikasa:史上最爽的戰敗國 03/27 19:51
推 chikasa:中國被犛過一次砍掉重練說不定就轉世了 03/27 19:54
推 Hartmann:大推 03/27 20:00
推 gametv:好文! 03/27 20:04
推 a1e:蘇聯應該歸功於大蕭條從福特買了生產線回來,連帶生產思維也帶 03/27 20:04
→ a1e:回來的關係 03/27 20:04
推 rangertsao:這篇真棒~~ 03/27 20:05
→ bloodrose23:日本真的演示了什麼叫做"砍掉重練"的最高境界 03/27 20:29
推 Seiran:推 03/27 20:45
推 oldfatcat:你這樣子叫某人情何以堪 03/27 20:48
推 wht810090:長見聞了...推。 03/27 20:50
→ wht810090:砍掉重練還會有後發先至的另類優勢,一切軟硬體直接升級 03/27 20:52
→ wht810090:到當時最新水準 03/27 20:52
推 peterfood:怎麼感覺像是說現代的中共 03/27 21:31
推 Zsanou:好文大推!!!與"土方法"討論串一起看,感觸更深!!! 03/27 21:39
推 Lxr:一定ipad"土方法" 03/27 22:09
推 youtien:善。斯是正理。 03/27 22:10
推 allergy:推 這篇好像轉到paradox版也可以XD 米妖原來是這樣爆IC的 03/27 22:12
推 Bastain:這篇的談法很好玩 大推 03/27 22:41
推 w11220:push 03/27 23:00
→ FMANT:日本人一百年前就被提名諾貝爾醫學獎 老早就在追求卓越了 03/27 23:04
推 blurry: 好文推 03/27 23:52
推 Lions:超級好文!!!! 尤其是最後一段! 03/28 00:20
推 linco1201:看完之後只有一個想法...打贏二戰的根本是泰勒和他的科 03/28 00:27
→ linco1201:學管理精神啊... 03/28 00:27
推 Waffen:推 03/28 00:38
推 easycompany:那paradox中老美的ic加成怎麼這麼低阿QQ 03/28 00:59
推 dashanew:其實日本的做法與老共後來大躍進差不多,迷信政治/戰略. 03/28 08:53
推 slcgboy:矛盾中老美IC是因為沒開戰時體制 平民還在爽爽過 03/28 09:52
→ slcgboy:除非你要開蘭燈 提早進入準戰時體制 03/28 09:53
→ allergy:有的MOD不是會讓老美IC爆到1200左右的XD 03/28 09:59
推 FlyinDeath:女權運動的興起,跟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大量採用女工也有 03/28 15:54
→ FlyinDeath:很大的關係 03/28 15:54
推 Ren:push 03/28 17:09
推 chuckbrown:push 03/28 18:10
推 yusaku:美國開戰就動員女工還被當時的日本媒體酸過呢 03/28 18:34
推 wadeawp:這篇文章不推不行 詳細又易懂! 03/28 22:35
推 mitsui0309:這一篇不能不推一下,我學到不少東西 03/29 12:21
推 puec2:推 03/29 17:19
推 wucn:推 03/29 19:25
推 chienjr:推 03/29 19:35
推 Su22:push 03/29 23:00
推 Jerryamd:推 03/31 00:44
推 QuentinHu:這文章太棒了 03/31 01:08
推 Sadan:excellent 04/03 04:37
推 Sadan:push 04/03 04:52
推 Edison1174:推 精華! 04/03 13:50
推 cophie:說道JIS 2008 真的是有夠可惡 04/14 21:09
推 fransice7:看這篇文才真正瞭解二戰時期美日的不同 04/21 19:59
推 teddygoodgoo: 今天看了KAU大數篇文,所學甚多,感謝分享。 08/27 00:35
推 tomap41017: 好文朝聖推 12/22 20:47
→ sneak: 這一篇不能不推一下,我 https://muxiv.com 08/13 07:25
→ sneak: 女權運動的興起,跟二次 https://daxiv.com 09/16 03:34
推 fragmentwing: 好文推 09/18 15:33
推文自動更新已關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