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Re: [問卦] 長平之戰殺40萬趙軍是真是假

作者Fed (翻滾吧! 老宋!)
看板Gossiping
標題Re: [問卦] 長平之戰殺40萬趙軍是真是假
時間Tue Feb 28 15:35:49 2017

※ 引述《Fed (翻滾吧! 老宋!)》之銘言:
: ※ 引述《Fed (翻滾吧! 老宋!)》之銘言:
: : 藉著這篇文,回一下幾個事實。
: : 東方史學很容易忽略地一個部分:後勤。
: : 主因很可能是主筆者都是史官,用現在說法:文組文青。
: : 西方則是拜伯羅奔尼薩戰爭史與凱薩戰記兩篇名著
: : 撰文者自身都是軍官,其中一個還是統帥自身。
: : 因此內容都非常重視後勤細節。
: : 古代戰爭傷亡,在一般被接受的正史,其記載其實是非常精確的。
: : 但往往只對總數精確,沒有列細目。(灌水的就會直接寫號稱)
: : (東方史學者多半是史學專修 不是其他專業兼職 也導致近年很多所謂的鑽研史學者
: : 翻案說比舊說更可笑。
: : 就如同法學專業者 其法律認知對社會的真正影響判斷 可能比肉販、農夫還差
: : 離題了 )
: : 先說明幾點在細部解釋:
: : 1.趙國確實死亡40萬人
: : 但這坑殺並不是活埋 指的是殺害並埋。換句話說,並不是全死於屠殺。
: : 趙國人口有多方估計,但依我個人經濟史的訓練,以其當地疆域與環境估計,
: : 約200萬人弱。不只一個來源記載,在長平之戰後趙國沒有15歲以上的男子,
: : 如果以古代15歲以下人口往往佔1/2弱,那趙國15歲以上男子確實是約40萬。
: : 2.40萬人的組成
: : 由於缺乏足夠的記載,但應該是15萬人左右是真正的軍隊,其他25萬人是後勤部隊。
: : 因為當時那場戰役,其實是秦國第一次總動員嘗試滅主要國家。
: : 所以趙國也總動員了。但25萬人大概是沿線轉運兼屯田兼警備的二線兵力。
: : 只有約15萬人是前線主力。
: : (舉另一個例子說明 宋神宗時的宋夏永樂城之戰 有明確記載宋軍死者1萬多人
: : 但又有記載說宋方死亡20多萬人 其實兩者都對是,與長平之役一樣的原因
: : 被切斷水源消滅的主力宋軍確實是1萬多人,但主力與防禦樞紐的永樂城被突破後,
: : 其他周邊的警戒、後勤部隊(民伕)全部難逃死劫。宋時經濟條件與交通技術當然比戰國好
: : 但宋重文輕武,導致具實戰力的主力兵比例極度偏低是宋後來多次慘敗的主因)
: : 3.秦軍狀況
: : 根據記載 秦國總動員人數約60~80萬,但前線約20萬人。因為秦軍必須將供應線從今日
: : 陝西拉到河北南部,因此秦軍主戰部隊比例會比趙軍低。
: : 4.廉頗的戰略
: : 非常直白,就是利用守勢與工事,拖垮秦軍。秦軍也非常清楚廉頗的策略,
: : 因此秦軍一直力圖打破僵局,但廉頗不是省油的燈,由他部署與督導的防線
: : 一直屹立不搖。
: : 5.決戰爆發前態勢
: : 一般簡史課本不會說的故事,就是趙國當時已極度疲憊,因為所有男子都無法好好耕田
: : 北方牧場也因缺乏騎兵掩護無法放牧,趙國生活極度困難,因此趙廷上下都希望趕快有
: : 決定性戰果。但趙國不瞭解的是秦國更處於崩潰邊緣。因為趙方是守軍,在本營附近
: : 而秦軍更遠離其主要根據地的關中。如果再拖半年,會狼狽撤軍被追擊的是秦國。
: : 6.白起的策略與決戰
: : 由於秦軍疲態已現,白起除利用宮廷謠言,更重要的是他刻意安排小細節與小接觸戰
: : 讓趙軍新統帥趙括錯估秦軍士氣與力量。
: : 沒錯,如果用三國志遊戲的講法,就是秦軍士氣降到60了。但白起讓趙括以為只剩40
: : 由於背負趙廷希望速求勝的壓力,趙括帶領主力部隊離開工事決戰,希望一舉擊潰秦軍
: : 而白起利用詐敗,引誘他們更離開趙營,進入秦軍預設的陣地後反包圍。
: : 由於是一鼓作氣的總攻擊,趙括主力並不會攜帶太多乾糧。但秦軍也短時間吃不下趙軍
: : 不過當趙軍主力如白起希望與其供應地切斷後,就換秦軍立刻築野地工事包圍趙軍。
: : 因為主力都被趙括孤注一擲帶走,剩下的20多萬人多半是老人、新兵、傷兵。根本無力
: : 重新打開交通線。看到這邊有沒有覺得很像國共內戰?
: : 少數被美國訓練的主力,如新一軍、第五軍、第12兵團都不是在戰陣中直接被滅的
: : 都是被共軍圍困許久後,在彈盡援絕 實力衰退下被滅。
: : 7.屠殺
: : 趙軍主力被圍困46天中,多次嘗試突圍但未成功。主力非死即餓即傷。
: : 等主力被殲滅後,分散的次級部隊(既然是轉運兼屯田兼警備部隊,自然不可能集中),
: : 很快在絕望中被各個擊破。秦軍直逼邯鄲城下。趙國累計20餘萬人被俘。
: : 但由於供應緊張,又不放心放這些人回鄉,白起做最殘忍的決定-屠殺。
: : 8.尾聲與後續高潮
: : 在長平之戰後有另一個高潮戰役,也是使系列戰爭結束後,
: : 秦國15歲以上男子也死超過一半,讓文組翻案文學誤以為趙括還是很有貢獻的原因
: : 戰國時的「第二次邯鄲之戰」。
: : ------------
: : 系列文下一篇會講到除了糧,東方史學常忽略的東西,乾淨水源
: : 並帶到肥水之戰、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和借荊州的雙方成敗。
: : 希望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來跟鄉民們說些一般人以為的歷史疑雲(其實一點都不疑)
: 趙國男子被殺完後,秦軍直趨邯鄲城,
: 好問題來了,為什麼邯鄲沒有立刻淪陷? 真正的原因就是秦的消耗。
: 在先前的戰爭中,秦軍大概已耗盡箭矢,秦軍普遍也營養不良,極度疲憊。
: 實際上已是強弩之末。(沒有自動工廠的年代 箭和現在的砲彈一樣很貴)
: 所以秦也只剩一口氣。面對大城邯鄲,真的無法一時半刻攻下。
: 但秦國的錯誤發生了,正因為撐了那麼久,秦國上下也希望一次解決秦趙戰爭
: 於是秦軍並非固守已得的地盤消化、休整,而是繼續前進包圍邯鄲。
: 但白起反對(這就是為何邯鄲之戰指揮官不是白起),只好去職。
: 這時候戰國第五名將出場了(他本身名氣稍低 是因為一輩子只打了2次戰爭
: 但2次事實上都是大勝,而且苦主都是秦國)
: 無忌、無忌,無所畏忌的魏無忌信陵君登場了。
: 1.竊符救趙的背後故事--信陵君才是第一個破釜沉舟的人。
: 信陵君竊符救趙(典故請Google)後,帶8萬精兵援趙。但文組史書沒告訴你的事,
: 其實信陵君才是真正的破釜沉舟。只有8萬人,代表甚麼?
: 就是魏軍方面連後勤部隊都不帶,擺明就是攜行乾糧吃完,就只能靠搶秦軍物資。
: 不是凱旋,就是打死或餓死。但信陵君的底氣來自他正確判斷秦軍已是繃緊的弦,
: 一碰就斷。
: 2.信陵君繞城各個擊破
: 史上往往無法記載將領的素質,但我們能肯定信陵君統率值與武力值一錠都在90以上。
: 信陵君帶8萬主力在隆冬強行軍趕抵邯鄲城下,開始利用局部優勢繞城進攻,屢戰皆捷。
: 3.楚軍--沒有決戰但不可或缺的援軍
: 在信陵君開始進攻圍城秦軍後,秦軍無法應變的主因就是春申君帶領的10萬楚軍趕到。
: 由於楚軍的威脅,秦軍不趕擅離陣地結成大軍應付信陵君攻勢,等到各區陣地都相繼被
: 信陵君突破後,想再孤注一擲集結決戰已來不及。其戰場結果就是秦軍圍城統帥鄭安平
: 帶最後2萬人投降,其餘的不是被殺掉就是潰散。
: 4.潰散死亡--古代常見全軍覆沒的主因
: 文組課本不會教你的,就是古代災難性潰散後,死者也不會比直接被全殲少多少。
: 在古代的北方,尤其是隆冬,最缺的其實是乾淨的水。潰散發生後,慌亂逃跑的
: 轉運、警戒、屯田部隊,在第一時間逃跑,但古代不是現代,沒自來水、沒小七。
: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潰散,很快就會迷失在原野。由於北方冬天,大概就只有些特定的
: 井水還乾淨能飲用,小溪不是乾涸就是水量少到極容易傳播痢疾、傷寒或大腸桿菌。
: 但非當地的人,根本不知乾淨水井在哪。如果沒潰散,還可以靠軍中一定會有的工兵
: 幫忙找水源、開井。
: (就像國姓爺拿劍劈入地中 怎麼都有水? 事實就是部隊中懂水文的工兵早先調查好了
: 國姓爺再來劈一下 好讓那些離鄉背井,又憂慮清軍優勢的海盜轉職兵安心 相信他們
: 有天助,相信國姓爺是天定領袖)
: 除了水,潰散後,在原野中也不可能找到商店供應糧食,何況當時是隆冬,
: 野地根本沒東西吃。講到這邊,大家大概會理解,為何信陵君故意選新年前決戰?
: 為得就是擊潰秦軍後,秦軍死路一條。
: 災難的潰敗如傳染病從邯鄲城下傳到整個秦軍交通線,除了較接近關中的15萬人外,
: 整個秦軍近65萬人,包含主力20萬人,不是在黃土高原上渴到變人乾,不然就是走了2、
: 3個月後變餓死鬼,要不然就是被魏楚聯軍追擊,直接各個擊破後砍死。
: 5.秦國18年內無法發動大戰
: 由於系列戰爭中秦國死亡超過60萬人,一半的秦國15歲以上男子死難,
: 秦國整整過18年,才發動下一波的大規模作戰。
: 6.西元前247年,六國最後機會
: 西元前247年,信陵君在邯鄲之戰13年後,帶5國聯軍再度攻破函谷關,
: 秦國被迫放棄黃河以東土地求和。一時間局勢彷彿打回100年前。
: 但隨之後鄭國渠完工,秦後勤能力大增,第二次邯鄲之戰後的秦國新一代青年先後成年
: (16歲),還有六國自身的腐敗和矛盾,到西元前244年,秦始皇開始發動滅六國之戰。
: 之後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瞭了。

既然提到經濟與後勤

就不得不提農業與經濟。

戰國時期是古中國第一次農業大革命。主因有3:

(一)戰爭與商販讓作物種類大交換以及輪耕制發展

如齊、魏都開始種植原本在燕境的大豆。(大豆是好東西 蛋白質高、還可以補充一般穀物

需要的「地力」--氮肥),淮水流域的楚地開始種吳越與江漢地區的水稻。作物的多樣化

也讓輪耕制開始在中國風行。

(二)鐵器普遍化使深耕易耨成為農業主流。

比起不易製作的石器、昂貴到不可能當農具的青銅器,

開始普遍化的鐵器使深耕易耨的耕作可行。綜合農作物種的改進、輪耕和鐵器使用

當時每畝平均產量比西周末期翻了1翻,從畝產1石變2石。

(三)魏、秦利用水利工程大規模發展

消滅河神迷信的西門豹,對魏國乃至戰國前期影響非常大。不是因為他消滅迷信

是因為他大規模在漳水流域推行灌溉。漳水12渠讓魏國一躍成為戰國前期經濟最發達、

軍力最強大的國家,也讓核心的鄴城成為北方一線大城達1000年。之後秦國開發都江堰

與鄭國渠,灌溉範圍都比漳水12渠還大。這些灌溉區畝產約10石。

故前期魏、後期秦能強大繁榮有其根本。


農業的發達,影響到人口。戰國時期有其重大意義,因為中國在戰國時期,超越

兩河流域和波斯地區,成為農技最發達、人口最多的地區。

雖然中國人口第一的地位曾多次失去。但農業技術與經濟生產力最發達的寶座

,整整保持了1700年,到明代中葉才開始落後於歐洲。

由於資料缺乏 西周至春秋時中國人口(含楚、越)約1000~1300萬。

而戰國中期的滅國戰爭開始前,中國人口已到達約3,000萬。但這個數字要到漢昭帝

時期才再度達到,到漢宣帝時才正式超越。

因為接下來要回到主題:可怕的無限戰爭。戰國時期對司馬公的震撼,用今天的說法

就是開啟了「無限戰爭」、「總體戰」的惡魔大門。而白起絕對是其中的翹楚。


先回到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白起、王翦、李牧的部分事蹟鄉民不會太陌生,但廉頗呢?

除了飯能3斤、負荊請罪外,他為什麼列四大名將?

因為在長平之戰後9年,燕國來撿尾刀了。趙燕爆發歷史課本沒提,但戰爭規模一點不輸

長平之戰的鄗代之戰。

其實燕國不是不想在長平之戰後就撿尾刀,但是在上黨-長平-邯鄲之戰(BC262~260)前

17年,燕國也幾乎死光一整代人,就是毋忘在莒的田單復國之役(BC279)。

不過BC279年的大事不只田單復國,還有中國史上第一次戰爭大屠殺:

白起的鄢郢之戰第一階段,鄢地人為大洪災。

你覺得小林村很可怕嗎? 的確,有比那更悲慘的更可怕的水漫鄢地。

白起於279年春季帶秦軍直接進攻楚國三核心之一的鄢地(即襄陽一帶,漢水中游平原區)

既然是楚國核心,自然沒那麼容易對付,秦軍屢攻不利,但白起早有準備,

一面進攻的同時,他派工兵去阻塞蠻河(襄陽西邊的漢水支流)出山谷之處

事實上就是挖土石堆棧阻礙河道。史書上說是開渠,但其實不一定是開渠,因為夏季山區

大雨後,山洪一定會爆發。土石堤壩造成的人工堰塞湖一定會崩潰。

有鄉民會說,那秦軍幹嘛攻?直接堵塞河流就好了。

但就是需要發起血戰,楚人一定會向鄢城周邊收縮防禦,如此就不知道白起在西邊山區

要幹啥了。

279年夏季,山洪後蠻河壩潰決,大量的泥水沖向鄢地。因為當時的城還是以夯土為主

磚造城要到南北朝時期才真正普遍。於是以夯土為主的鄢城慢慢被沖垮,鄢地也整個被泡

到水中。
-------------------------------

臺灣每次大颱風時都少不了溪流河堤潰口,也很少因河堤潰口造成的漫流造成直接傷亡。

87與88水災,死亡人數也都沒破2000,為何古代動不動就「淹斃數十萬人」?

事實上古代大水所謂的淹斃,只是文人或近代的文人記者目睹屍橫遍野的籠統說法。

一般而言,河堤潰口或大水真正造成的威脅在後續傳染病的控制,與糧食供應斷絕。

大水沖過,百姓糧倉、糧罐都腐爛使糧不能吃。井水也被汙染,於是痢疾、傷寒、飢荒

和趁"水"打劫的盜匪接連襲捲災區,才是災區災情嚴重的主因。

( 這也是標準文人與文史無法說明的事)
------------------------------------

鄢地被洪災襲捲後,不只鄢城崩潰,大量集結的楚軍也全線崩潰,被飢荒與疾病擊倒的

楚軍毫無章法地競相向南逃去,而大水退後,完整不亂的秦軍則大肆縱兵殺掠。

楚軍、楚民因災因兵死亡者超過百萬。接著隔年,主力已被消滅的楚國,面對國都郢城

空虛,周邊被屠掠殆盡,楚廷和貴族只能狼狽向壽春逃跑。比起長平之戰,

鄢郢之戰是更殘酷的,無法考據但鐵定加鋼定超過2百萬人以上死亡。

白起在鄢郢之戰中開啟幾個「第一」:

1.第一個大規模水攻。

2.第一次總體戰、使用囚犯「教導營」、種族清洗。

秦國攻楚時是關中和蜀地總動員,所有的良民除了工作,還要協助轉運。輕刑者全部被投

到前線負責屯田、轉運兼補充兵。戰後也被強制移民到鄢地開"墾"復建。

(反正墾"荒"和繼續坐牢對他們應該很好選,但事實上就是白起刻意清洗楚人)。

重刑者也被派上前線「將功贖罪」。

3.戰役死亡人數第一。這個紀錄恐怕要到黃巾之亂才會被打破。

4.「大放假」之始。雖然打仗後士兵放縱燒殺擄掠是常態,但一般將領都會在幾天內約束

。但白起在楚國是刻意的縱兵,製造恐慌,讓楚人四方逃散,徹底破壞瓦解楚國3核心中

的2個。

5.無限戰爭之始:白起前中國戰爭的殺傷,通常目標都在對方主力。很少刻意性、

政策性、集團性地去消滅敵方人民。所謂的戰爭屠殺,多是個別性、臨時性的戰後搶劫。

但白起不只不約束,連戰略中就刻意規劃消滅對方人民。這種為勝利不計一切手段

的模式,肯定是人類史上無限戰爭之始。

回到長平之戰前,其實當時七國中,楚國半殘、齊燕都還在復原中,韓國早殘廢掉。

就只有秦、趙、魏實力尚稱完整,而且魏國是戰國連●-魏安釐王當政。

比起秦國的威脅 他更在意他老弟信陵君魏無忌。不過魏安釐王有個好處,

他心眼小又沒能力但還會顧著臉,一直排擠他弟卻也不肯直接動手。如果他真動手,

那戰國會早30年結束。因為 BC262年的長平之戰前,只剩趙魏還有力量抵抗秦國。如果沒

有信陵君在邯鄲之戰大敗秦國,之後還攻破函谷關,休整後的秦軍,在3~5年內就可盪平

空虛的燕、齊。然後孤島般的韓魏遲早陷落。驚弓之鳥的楚廷也必然瓦解。

-----------------------

但長平之戰為什麼值得太史公大書? 單場戰役一方死亡,不管是濟西之戰後的齊、

田單復國時的燕、鄢郢之戰的楚、第二次邯鄲之戰後的秦,死亡人數都比趙還多。

但長平之戰是史上第一次活生生的大規模直接屠殺25萬人。把對方非主力部隊的送貨員、

保全、農夫、工人....只要是男的就白刀進紅刀出殺掉。不是搶劫而死、飢荒而死

而是系統性地滅絕一整國的男子,不是損失30%、40%,而是99%。

-----

下一篇應該會講到想撿尾刀結果第三度幾乎滅國的燕。

七國中真正最慘的絕對是燕,因戰爭大死3次,每一次人口恢復後燕王就開始犯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73.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8267352.A.981.html
推 lince2357: 看不懂,先推再說 02/28 15:36
推 meredith001: 燕根本低能 圍毆齊國還打不死對方換自己GG 02/28 15:37
※ 編輯: Fed (1.175.73.139), 02/28/2017 15:39:40
推 meredith001: 原來關羽水淹七軍是跟白起學的喔 02/28 15:40
推 ken110537: 好文推推 02/28 15:42
推 laba5566: 燕王繼承西周姬姓先天乾坤功還這麼慘QQ 02/28 15:51
推 NeymarPtt: 這篇太神啦 02/28 15:58
推 Pyonpyon5566: 推 02/28 16:01
推 cutecrv: 推,快點出下一篇 02/28 16:06
推 Aquatics: 是號稱戰國連 "戰" 嗎?  XD 02/28 16:22
推 LNight0417: 推 02/28 16:22
推 davidbeckham: 好精采! 02/28 16:29
推 Aquatics: 再推 02/28 16:34
推 Samael: push 02/28 16:38
推 atpx: 白起應該是戰國第一戰神, 不過沒政治智慧下場不好 02/28 16:39
推 xavier464646: 推 02/28 16:49
推 awe033099: 可是世紀的中國人沒有輪耕制度QQ 02/28 17:01
推 redeemangel: 推 02/28 17:06
→ fujkokwj: 白起在軍事能力點太高 經典軍人模範 政治當然差 02/28 17:31
推 fujkokwj: 燕從沒樂毅就只是 哈哈哈 02/28 17:3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