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story.bayvoice.net/b5/whmt/2015/05/11/76504.htm%E9%80%99%E6%A8%A3%E6%89%8D%E6%98%AF%E7%9C%9F%E6%9C%8B%E5%8F%8B%EF%BC%81%E6%AD%B7%E5%8F%B2%E4%B8%8A%E5%85%A9%E6%AE%B5%E4%BB%A4%E4%BA%BA%E5%8B%95%E5%AE%B9%E8%90%BD%E6%B7%9A%E7%9A%84%E6%95%85%E4%BA%8B-2.html
朱祁鎮與伯顏帖木兒:
——當你跌入塵埃時,他一直都在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堂堂大明朝皇帝成了蒙古人的俘虜,伯顏帖木兒是蒙古一把手也先的
弟弟,被身為階下囚的朱祁鎮感化,更由於欣賞他的人格魅力,還成了好友,對他禮遇有加,甚至還時常帶着自己的妻子去看望朱祁鎮,且態度十分恭敬,如同見自
己的上級前輩一般。在伯顏帖木兒的庇佑之下,朱祁鎮才得以戰勝一個又一個敵人,克服無數的難關,多次死裡逃生,最終獲得自由。
在使者楊善準備接他回去的時候,伯顏帖木兒跳了出來:〝必須保證朱祁鎮回去後能夠當上皇帝,才能放他走!〞他不想讓朱祁鎮就這麼回去,是因為怕他回去後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鈺)欺負,會吃虧受苦。
伯顏帖木爾是很夠意思的,他決心把友情進行到底,最後再幫朱祁鎮一把。於是他找到也先,提出把使者扣押起來,等明朝承諾恢復朱祁鎮的皇位後再送他回去。
也先表示,自己已經答應了楊善,男子漢一言九鼎,決不反悔。
於是,朱祁鎮還是被送了回去,而送行那一天發生的事情,也讓人不得不感佩伯顏帖木爾的深厚情誼。
為表鄭重,也先率領全體部落首領為朱祁鎮送行,送君千里終需一別,大家都陸陸續續地回去了,可是伯顏帖木爾卻一直陪着朱祁鎮,走了一天的路,一直到了野狐嶺才停下。
野狐嶺離居庸關很近,伯顏帖木爾送到此地停止,是因為他已不能再往前走了,因為這裡已經是明朝的勢力範圍,他隨時都有被敵方明軍抓住的危險。
伯顏帖木爾在這裡下馬,最後一次看着他的朋友,這個在奇異環境下結交的朋友,想到從此天人永隔,竟不能自己,號啕大哭起來,他拉住朱祁鎮的馬頭,聲淚俱下言道:
〝今日一別,何時方得再見,珍重!〞
然後他掩面上馬向瓦剌(蒙古一支)方向飛奔而去,從此他們再未見面,四年後,伯顏帖木爾被知院阿剌所殺,這一去確是永別。
穿越那被仇恨、偏見糾纏不清的歲月,我們看到的是真摯無私的友情。
嵇康與山濤:
——絕交不絕情,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
〝非湯武而薄孔孟,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粗獷不羈的〝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秉德沖素、思心潛通、清虛履道,有古人之風〞的真誠圓潤的〝竹林七賢之一〞山濤。按常理二人不會成為好友,但事實上,兩人關係親密無間。
嵇康是竹林七賢的中心人物,他英俊瀟洒,他多才多藝,他放蕩不羈,他反傳統,反世俗,更反權貴。。。。。。儘管他處在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污濁的時期,但他沒有絲毫的妥協,始終保持着自己獨立的人格追求。
山濤身上沒有嵇康那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勇氣。儘管這樣,大家也都喜歡他,他像一
位長者,溫和而真誠。王戎曾稱讚他的品行〝如璞玉渾金〞。和嵇康不同,山濤並不拒絕司馬氏集團,他的官職很高,為官期間,他勤政愛民,深得百姓愛戴。後
來,山濤的官職又做大了,於是他舉薦自己的好友嵇康來接替自己的舊職。嵇康知道了這件事後,洋洋洒洒寫了一篇1700餘字的《與山巨源絕交書》,這篇文
章,現在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篇經典之作。
但是,嵇康臨終前卻還是將兒子託付給了他。
為什麼呢?
嵇康與山濤為摯友,如果說嵇康真的想要絕交,完全不必費如此大的力氣寫這樣長篇的絕
交書。所以不難看出,嵇康這是在為山濤脫嫌。司馬昭一直視嵇康為眼中釘,山濤推薦他,雖然是為了嵇康着想,但無異於給自己帶來麻煩。嵇康為了不讓自己的摯
友受到牽連,才寫下這篇絕交書。但是字字看出真摯的友誼。
再有嵇康在臨刑前對自己的兒女說〝巨源在,汝不孤矣。〞更是看出兩人的友誼和默契。
而山濤也把嵇康的兒女養大,女兒風光出嫁,兒子當朝為官。這般真摯的友誼,不是一封絕交書就可以遮蓋住的。
從古至今關於嵇康山濤的文章很多,每個人解讀的角度也有不同,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什麼對錯之分。
他們之間的情誼也許只有彼此最懂。
作者:李知愚、任東陽
來源:知乎
(責編:天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