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北京為何害怕美國反導彈飛彈?

http://www.peoplenews.tw/news/e58d18cb-3c10-4ccb-bec6-89f052161682

 2016-08-22 10:21
最 近中國與韓國關係,因「薩德」反導彈飛彈部署,急轉直下,中國官媒連日攻擊韓國總統朴槿惠,青島與大邱兩姐妹市的啤酒節交流活動突然取消,中國對韓旅遊、 投資、採購與文化輸入,傳出可能被限縮的消息,韓國親中政客還跑到北京,與中國領導人唱和反「薩德」,於此同時,北韓試射了2枚中程導彈,並準備做第5次 核試,台灣人看在眼裏,可說是心有戚戚焉。
反導彈飛彈若如韓國所說,是單純針對北韓導彈的「防衛系 統」,「天朝」震怒,便沒有正當性,尤其是,朴槿惠去年才參加天安門「反法西斯大閱兵」,是唯一與會的美國盟邦元首,她還接待了習近平訪韓,簽署了《中韓 自由貿易協定》。中國何以不顧過去的友好親善,突然翻臉不認人呢?她到底在害怕什麼?
對此,國內媒體有兩種不盡讓人信服的解讀,一種解讀說,「薩德」預警雷達可深入中國內陸,掌握其軍事動態,令中國不安。另一種解讀說,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強化了美日韓軍事聯防,阻礙了中國用經濟利益來分化美韓關係的努力。
中 國導彈基地、機場、船艦等,早在美國的監控之中,甚至俄羅斯也在貝加爾湖設有遠程雷達,把中國看得一清二楚,中國應不至於為一個新設的雷達設施,與韓國鬧 翻天。至於說用經濟利益分化美韓關係,經濟利益哪有安全利益重要,北京不會天真到以為可以買下整個南韓,因此,讓中國害怕的,應另有其他原因。
第 一、反導彈飛彈絕非單純防衛武器,能夠有效嚇阻敵人動武的,不是反導彈飛彈,而是己方的「報復攻擊」(Retaliatory Strike)能力。但如是己方發動「制先攻擊」(Pre-emptive Strike),亦即所謂的「第一擊」,敵人在歷經一次浩劫後,即使還有反擊能力,亦不過是殘花敗柳,此時反導彈飛彈即可確保己方毫髮無傷。
美 國人形容反導彈飛彈是「盾」,非常恰當,古代武士打鬥,是一手握劍,一手握盾,交互攻擊對方的。尤其首爾位在北韓火砲炸射距離之內,「薩德」更不可能等著 「被攻擊」才使用。反導彈飛彈的部署愈妥善,美國對中國及北韓發動「第一擊」的機率愈增加,就看美國設定的紅線在哪裏。
第 二、美國國防部說,「薩德」只針對北韓核子及飛彈威脅,不針對任何第三國,此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薩德」程式設定隨時可以更改,並與日本及美國本土 的飛彈系統連線作戰。「薩德」甚至可以擴充至中國周圍各國,由日本、台灣、菲律賓,甚至到印度,對中國形成軍事圍堵,不讓任何盟邦成為中國嚇阻美國「第一 擊」的人質。美國刻意選在7月12日南海仲裁宣布之前幾天,宣布在韓國部署「薩德」,便是在預防中國可能的反彈。
第 三、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過,100顆容易被摧毀的核兵器,還不如1顆不易被摧毀的核兵器,來得更具有嚇阻效果,他指的是核兵器承受「第一擊」的「脆弱 性」(Vulnerability)。中國核兵器原本就相對脆弱,陸基型洲際導彈只有50、60顆,洲際導彈核子潛艇雖有4艘,但靜音性能不佳,容易被獵 殺。中國害怕的是,美國反導彈的擴大部署,會把她僅存的一點「報復攻擊」能力,完全抵消掉,一旦中美爆發軍事攤牌,美國將以此脅迫中國屈服於美方條件。
第 四、在冷戰高潮的1967年,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麥納瑪拉承認,發展及部署反導彈飛彈是一種軍事挑釁,也會引發軍備競賽。因此,美國與蘇聯於1972年簽 訂了限縮雙方反導彈部署的《反導彈飛彈條約》,此約在小布希政府時宣布終止,當初不贊成終止條約的學者也認為,此舉會讓美國更輕易發動包括核子攻擊在內的 「第一擊」。
擁有海空優勢及精準打擊能力的美國,繼承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帝國主義的 「砲艦外交」,在過去20年間已先後對前南斯拉夫、利比亞、伊拉克(2次)及阿富汗,發動過5次「第一擊」,美國又是唯一使用過核子彈攻擊的國家,現在 「薩德」入韓,美國雖不明說,中國已感受到騰騰殺氣。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中國對「薩德」入韓 反應激烈,是因自身安全受威脅,而非想要介入美韓同盟或其他原因。中國領導人害怕的,是美國在軍事上的威嚇及地緣政治上的圍堵。國內一些親中學者只會盲目 吹噓「大國崛起」,當然看不清中國的劣勢與她所面臨的挑戰。中國及北韓還會繼續「文攻武嚇」一段時間,韓國老百姓可不容易被嚇唬,正是所謂:「會叫的狗不 會咬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