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釋義
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的譯文。Mahā(摩訶)是大的意思,Yāna則 是乘,可指車輛、船舶等一切交通運載工具,是印度佛教對教法的習慣稱呼,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梵文音譯有「摩訶 衍那」、「摩訶衍」等。大乘的「乘」字在漢語中發成長的「成」,漢語拼音是chéng,舊時亦讀作勝利的「勝」,漢語拼音是shèng,目前台灣也發 shèng音。[1][2]大乘《妙法蓮華經》譬喻品中譬喻聲聞為「羊車」[3];而修菩薩道者,則稱為「大乘」,因其度眾生多,又能雙具「解脫果與大菩提果」故,經典中以大「牛車」喻之[4]。又:相待於小乘,其乘廣大故,最尊最勝故,函蓋餘乘故,具無邊功德故,一切智善根根本故,所有光明無處不遍故,能至佛地故,以如是因緣,得稱大乘之名。
大乘佛教以成佛為目地。大乘佛法本為"普渡眾生",即是什麼人都可以搭上此大乘之車而成佛。
有關「大乘」一名的淵源,漢譯的原始佛教聖典『阿含經』就有出現[5]。如《長阿含經第2經》謂「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不過南傳《長部》對應經文並沒有使用「大乘」一詞[6]。《雜阿含經769經》謂「阿難,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南傳《相應部》對應經文也沒有「大乘」一詞[7]。《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敘述大乘菩薩道的六度,「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則指出大乘經屬於雜藏,「世尊所說各各異,菩薩發意趣大乘」,「諸法甚深論空理,難明難了不可觀」菩薩道的空義甚深。[8]。南傳《增支部》則沒有序品內容。
近代的研究表明,古印度各個部派佛教記載中,都傳承了很多大乘思想和教法。甚至古代印度的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稱為大乘上座部。大眾部 中更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公元前一世紀大乘佛教超過小乘成為佛教主流,卻不能說之前的就都是小乘! 如權威的小乘佛教代表部派:一切有部,其四大論師之一的世友尊者,記載了《異部宗輪論》等中,都有清晰記載。
歷史沿革
大乘佛教前期
大乘經中記載了佛在世時講大乘法會,一些聲聞無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記錄(如《法華經》[9])。而從近年一些學者的研究則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時代就已有所流行並與小乘教法開始分化。近代出土的阿育王石刻文等中,也處處顯示出大乘信仰與 理念。如強調慈悲與平等,提倡不食肉主義,戒殺放生,慈善環保,強調慈航普度的菩薩行思想,強調不分貴賤,種族,國家的眾生平等,乃至人人均可成佛等。阿 育王本人,其歸依佛教後的半生,信仰與行動都顯示出一個堅定大乘菩薩道行者的風範。佛在古印度傳播佛教教義,其很重要的一個思想是眾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 念,以反對婆羅門教的野蠻種姓隔離的等級制度。而眾生平等慈航普度的教義卻集中體現在大乘教義及菩薩行思想里。不過,可能限於當時社會環境等原因,根深蒂 固的婆羅門教等級思想環境的影響下,顯得超前高尚及精深的大乘佛法當時不如小乘佛法易被接受與推行是顯然的。太虛大師認為此階段屬大隱小顯時期。佛滅後百年,大天五事導致教團出現分裂,稱為根本分裂。根本分裂形成了大眾和上座兩 部。經過根本分裂的佛教在300多年間一再分立,並在五天竺境內外流傳開來。被譽為印度古代最偉大君王的阿育王(前3世紀中)時代,佛教迅速發展。各派法 師被派往印度周圍各地弘法,推動佛法傳播的同時,也導致了各個部派的進一步形成。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說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為根據地主要活動於迦濕彌 羅和犍陀羅;上座部的另一支經南印度而渡海進入錫蘭(古斯里蘭卡國,又稱銅碟洲,故斯里蘭卡的部派又稱銅碟部),後來經過分化形成了信仰大乘佛教的無畏山 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教法的大寺上座部,無畏山一派一度是斯里蘭卡佛教中心。但大寺一派指責對手非佛說,並最終藉助政府力量判定對方非佛說而將其徹底消滅。 大寺一派傳往東南亞形成今天的南傳佛教。 還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併流入中亞,法藏部傳為目犍連子帝須之大弟子曇無得所領導,曇無得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區弘法的高僧。該部以注重大乘菩薩藏 與咒藏而聞名。另一支飲光部(傳為迦葉尊者所傳)也有部分與一切有部及法藏部類似的思想。大約同時代,擁有大乘信仰的大眾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 住等部,即以後的案達羅派,它們都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說一切有部分出的犢子部則在中西部印度發展,分立出法上、賢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後正量部則成 為犢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現的經量部前身是說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師。它的活動範圍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很多學者認為大乘佛教就是根本分裂二部的大眾部傳承的,大眾部是大小兼修的部派。不過,實際上一些部派的經典記載表明,部派佛教時期的很多部派是修 行大乘佛法或大小兼修的,不僅大眾部,上座部的很多部派,上座部及其分類的很多部派,也有信仰與修行大乘教法的。如上述法藏部等。又如,根本上座部的「雪 山部」,據羅什翻譯的18部論記載,也有大乘教法傳承,如「淨佛國土」(淨土法門,或禪宗之唯心淨土)「菩薩」等。另外,玄奘法師當年考察印度時,在印度 佛教的核心區域--摩揭陀國--也是佛在世時弘法的核心區域,該國四個最大的上坐部派都是修行大乘佛教的,玄奘法師稱其為大乘上座部。事實上,越來越多的 事實表明,大小乘的分化與部派的分裂完完全全是兩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阿育王派高僧前往各地傳播,不同地區的社會人文傳統及人的跟性的不同導致。其 次,開始時對戒律的認識上的細小差別也是原因之一。事實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們並不一定對自己派別大小乘教法進行限 制,其下屬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種教法的,但他們必須遵守本部派的戒律。但大乘佛教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分別說部也有著很深的關係。
大乘佛教的經典甚多,漢傳分成五類,分別為華嚴門、方等門、般若門、法華門、涅槃門,稱五大部。《般若經》與《華嚴經》,《法華經》、《大般涅槃經》、《無量壽經》等經典。
隨著公元前後印度社會文化程度的提高,書面經典的大量出現,客觀上為大乘教法的推廣與普及奠定了社會文化基礎。此時,馬鳴,龍樹等大乘菩薩紛紛出 世,大乘佛法超過小乘成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佛滅400多年,印度僧馬鳴菩薩出世,寫了很多大乘論著。大乘佛教復興超過小乘。印度僧人龍樹出世後,大乘佛教更興(c. 150 - 250 CE)著《中觀論》《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等,建立了般若中觀學派。
大乘佛教中期
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盛極一時。中觀學派則有清辨及佛護、月稱等,起而復興。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理論基礎,唐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傳》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在印度南方,則有如來藏思想盛行,與唯識學派合流。大乘佛教晚期
公元七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羅門教咒語、宗教儀規和瑜伽術身 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就是「無上瑜伽密教」的完成。在《佛說秘密相經》中,甚至提到蓮華與金剛杵相合,「如 是,當知彼金剛部大菩薩入蓮華部中,要如來部而作敬愛」,「由此生出一切賢聖,成就一切殊勝事業。」這是男女性器官的暗示用詞,稱為秘密大乘佛教,或稱「金剛乘」或者「密乘」。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由於密教和婆羅門改良後的印度教界限的混同,便註定了佛教在印度可有可無的命運。向外傳播
大乘佛教在興起以後很快向外傳播,一度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宗教,即所謂的北傳佛教。北傳佛教主要由北方經絲綢之路向中亞、中國、朝鮮半島以及日本等國傳播的佛教流傳稱為北傳佛教,形成北傳佛教,其經典多以梵文為主、少數為中亞文字和中文。公元前後的古印度,正是口頌佛經書面化的時代。幾乎同時代中國開始的佛典翻譯事業,是以皇室官方組織,嚴謹制度下的書面系統翻譯。隨著漢明帝打開官 方迎請佛教的大門,隨後數百年間,天竺西域與中原兩地傳經、取經之高僧絡繹不絕,鳩摩羅什、真諦、法顯、達摩等,都是通宗通教,具足神通的證果聖者。到了 唐朝的玄奘法師遍參天竺數十國取經,並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圓滿歸唐後,印度佛教各派主要經典之後都漸翻譯到了漢地。此時的東土,各大宗派紛紛成 熟,高僧輩出,證者無數,從教理研釋證悟到民間百姓的廣泛傳弘,大乘佛教在中國的輝煌實踐與隋唐盛世交相輝映。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漸轉移到了中國,並進而傳 播影響到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及我國的西藏等地。而印度佛教此後則日趨沒落而消亡了。目前,中國翻譯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統和完整的。
另一個方向上,晚些時候,大乘佛教則傳入尼泊爾、西藏境內,和當地的苯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顯密並重的藏傳佛教。 西藏的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國傳入。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蓮 花生大師來到西藏,制服了本地原始苯教,逐漸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後經過朗達瑪滅佛的波折,佛教經過滅佛運動的破壞後重新振興,並逐漸形成了寧瑪、噶舉、 噶當、薩迦、格魯、覺囊等各派的傳承。在宗喀巴大師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在西藏出現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13世紀,開始流傳於蒙古地區,至 今,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仍多信奉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顯密宗雙修。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經典
以下為主要經典:《大般若經》、《方廣大莊嚴經》、《普曜經》、《楞伽經》、《佛說阿彌陀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觀世音菩薩受記經》、《維摩詰所說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般涅槃經》、《妙法蓮華經》、《無量壽經》、《楞嚴經》以及《大智度論》、《中論》(龍樹造)、《瑜伽師地論》(傳為彌勒造)、《攝大乘論》(無著造)、《唯識三十論》(世親造)等。
信仰特點
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三世十方每個世界都有一佛教化,但在本娑婆世界內,這個階段只有釋迦牟尼一尊佛為教主。大乘佛教並不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這個階段會有兩尊佛。至於肉眼所見的釋迦牟尼佛也非佛的實相。我們所認識的這個世界曾在人間的釋迦牟尼佛只是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模範」。釋迦牟尼佛來人間誕生,示現成道,度化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來實證此金剛性如來藏空性心、實相心,並獲取無上實相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六度波羅蜜之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佛。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楷模,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大乘有很多菩薩。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部分小乘部派的「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皆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佛在般若諸經中處處宣講有能生萬法的實相心,祂雖是無形無色,雖是空性但確實有,以祂能生萬法且永不斷滅故,故佛陀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曾開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第二十七品。
大乘修法
大乘修行的內容與方法
大乘行者除了修學小乘解脫道之斷除我見、三縛結等,還得致力於消除性障、護持佛法、以修集佛道上所須廣大福德資糧;大乘法始由修六度波羅蜜萬行之熏習與廣行,復由四加行之斷除我見、我執,雙証能取、所取空[10],於信力、定力、慧力、無慢及福德、正見具足時,一念慧相應,「開悟明心」証得諸法實相心即阿賴耶識心體'''如來藏'''為入道初階,發起法界實相之般若慧,進入「內門修六度萬行」的見道位而不退轉時即進入七住位菩薩。悟後發起大悲心,受生願、大菩提願,自度度他,並次第精勤進修般若慧與修集福德,漸次達於十住位的眼見佛性,再歷經十行、十迴向位而入初地、二地、三地……地地增上,乃至於等覺、妙覺位[11],盡斷「我見」與「我執」[12]的現行與無始無明上煩惱隨眠、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先漸次修除阿賴耶識性而成異熟識、再斷異熟識性而成純善性之無垢識,證得四種涅槃、獲得四智圓明,成就佛地境界。
大乘修行所需之時程
大乘法非如小乘法,精進修除性障者,一生即可成辦,證得成就出離三界分段生死之解脫果,而是須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集無量福德與智慧,方能圓成一切種智,理事圓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究竟果位。[13]四弘誓願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麼這就是一個修大乘的菩薩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無量心
立志度眾的大乘菩薩,要培養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即愛護眾生,給以歡樂;悲即憐憫眾生,救拔苦難;喜即喜眾生之所安,樂眾生之所樂;捨即苦樂等觀,無有戀著。四攝六度
大乘菩薩行者,爲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要修四攝法: 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接近攝取眾生,爭取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溫和悅耳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做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與他們和睦相處, 作他們的表率,同他們一切修行。此外還要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包括金錢和財物之外 財及體力和血肉等內財;法包括知識、技能等世間法及佛菩薩的出世間法;無畏就是解除眾生的苦惱、悲傷、驚恐和痛苦。持戒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錯誤、清凈 無染。儒家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屬於基本戒律的範疇。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忍辱包括安 受苦忍(忍受飢渴、冷熱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罵、毀辱、毒害等人為苦)、諦察法忍(住於善法中,不生疑惑、動搖、執著、貪愛等感情)。精進包括披 甲精進(不畏艱難、苦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和利樂精進(利樂度化、毫不懈怠)。禪定分四禪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禪)。智慧包括世間及出 世間等各種智慧。四攝六度為一切菩薩行者所必修。相關條目
- 中乘(緣覺乘)、小乘(聲聞乘)合稱二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