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政府受到企業與媒體民粹式的批評後,如今似乎已準備在一例一休政策的執行面打折。圖/資料照 民報影像合成
「流通教父」、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一席「年輕人很會花錢」的談話引起軒然大波。低薪體制下的年輕人,實在很難看到未來。一個看不到未來的人,假如沒有小確幸幫助忘卻困苦、舒解鬱悶,人生更是難熬。低薪的年輕人如不尋求小確幸,事實上更容易造成普遍的社會問題,對社會負面效果更大。
台灣的年輕人二十年來一直處於低薪狀態,尤其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更是如此。這當然不是二十年來的年輕人都不努力,而是體制造成的結果;而造成這種體制的,徐總裁和筆者之輩當然也脫不了責任。我們不夠努力改革體制,甚至有人加深低薪體制的嚴重性。
試想,要是「每個年輕人」都接受徐總裁建議,「不要計較薪水比別人低」認真工作,那麼「老闆看到每個人都認真工作」就會幫「每個人」加薪嗎?不會,因為整個低薪或剝削體制並沒有因此而變動,大家的薪水反而因大家同時努力工作而一起惡化。徐總裁的話就個人而言,可能正確;就體制效果而言,則完全相反。
無償加班與聯合壟斷
基本問題來自於台灣的勞動市場,實際上並不是買方(資方)互相競爭的市場;它是一個資本家聯合壟斷的市場。這種市場的特質在高成長的時候,因為勞動需求急遽增加,所以並不明顯;但是在勞動度需求增加平緩、甚至衰退,如台商西進以後,這個聯合壟斷的特質就很容易顯現出來。這話怎說?企業間的聯合壟斷行為與各企業之間是否以書面或言語勾結沒有必然的關係;只要各企業間有默契、或有人、物協調他們在同一時間採取一致的動作,就會有聯合壟斷的效果。
台灣在現行體制下,各個產業從中央到地方都有產業公會、商會,以及資本家的聯誼組織。產業界由龍頭大企業領導、定期開會或聯誼,對彼此的管理制度、福利與文化都相當熟稔。譬如說,領導產業界的公司以「責任制」為由,逼迫員工做無止境的不支薪爆肝加班,其他同業跟進、形成產業的文化、造成企業對員工剝削的聯合行為。
以上以「責任制」為由的聯合行為,除了等於實質單位薪資下降,更造成勞動供給量的大幅增加;勞動供給增加,整體經濟的單位薪資自然下降。在勞動需求僵化的情況下,若每人每日工作八小時增加為十小時,則整體勞動供給量等於增加25% (2÷8),每小時實質薪資一定降低;整體勞動者的總薪資收入反而因為大家努力加班而更少。
政府是低薪的幫凶
這種無償加班是整體經濟薪資低落的最大殺手。這是政府對於哪種工作可採責任制、不須付加班費的工作類型,訂得太寬鬆、不明確,也沒有嚴格檢查企業是否違法逼迫員工不支薪加班的結果。由於政府的放縱,使企業有樣學樣,變成一種雇主聯合壓榨勞工的幫凶。
2008年之後,低薪的原因又增加了一樁。馬政府錯誤的政策則是助長其後低薪定型的原因。企業聯合行為有時需要「指標」或「訊號」之助來協調、或稱「空中協調」來達成(這是另類的「空中串證」)。金融危機以後,在企業尋求決定金融危機後薪資水準的徬徨環境下,馬政府適時提出大學畢業生每月二萬二千元的增加就業方案。這正好幫忙資本家「空中協調」達成22K的默契、聯合壓榨年輕人的薪資。
要改變台灣的低薪形勢,最根本的還是要由勞動者自己建立強大的工會。但是強大工會的建立是以十年為計算單位的。所以短期內只能靠民意政治與政府。問題是,資本家透過利益輸送,對所謂「民主政治」下的政府首長與民意代表有一般勞動者難以比擬的影響力。所以,表面上要保護勞動者的法律,常常留有給資本家「走險」的漏洞,或者在執行的時候故意忽略、網開一面。勞動者或其領導人可以做的方法之一就是不停的指出不利勞動者的虛偽法律、與政府執行法律的虛假動作。
一例一休為何被批
其實更基本的是,要讓勞動大眾了解什麼是對勞動者福利與薪資有利的政策,並呼籲勞動大眾支持而不是反其道而行。這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在這裡,我要順便替民進黨政府的「一例一休」喊冤。
「一例一休」明明是長遠對勞動者的福利與薪資有利的政策,卻因為配套與枝節的瑕疵,而被反對者藉故罵得一無是處,甚至一度有翻盤的危機。的確,「一例一休」需要在配套上改進,或在枝節上做有彈性的鬆綁,但絕不是翻盤。它之所以曾有被翻盤的危機,是因為反對者的企業主,不只包括產業,也包括平面與電子媒體的企業主在內。
民進黨政府受到企業與媒體民粹式的批評後,如今似乎已準備在執行面大打折扣。關心勞動福利與薪資的人士仍有一大段辛苦的路要走。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