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轉錄》可憐的美國新兵

轉錄》可憐的美國新兵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656230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656230

《轉錄》可憐的美國新兵- renniw的創作- 巴哈姆特

 

作者:小鍾│2010-04-30 16:44:16│贊助:0│人氣:626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新兵補充制度可能是最糟糕的。這個制度一直要到越戰結束後,軍方才正式承認其中缺點重重。美國加入二戰時,軍方將新兵視同彈藥一般,只要單位有人傷亡,立刻從『補充兵站』派新兵送至該單位;至於單位仍在作戰中則一概不管。後果不僅不利於作戰單位,並且通常會將新兵送入死門。
 
  新兵一批批地送到國外之前,先接受基本訓練,然後再接受幾個月的步兵訓練。個別補充就不好,美軍登陸諾曼第後,由於步兵傷亡數量過高,許多送上前線的補充兵都是從非戰鬥單位抽出救急;他們根本沒有受過步兵訓練,因此情形更糟了。
 
  
        官方的政策認為每名士兵都受過基本訓練,既然步兵操作是新兵基本訓練的重點;理所當然,任何一名士兵皆可補充進步兵單位立刻擔任步兵任務。可是事實正好相反,步兵的任務更複雜及恐怖。大部分其他國家陸軍都認識到這個問題,只有美國陸軍就是執迷不悟。
 
  美國的新兵送上戰場時,常在晚上抵達前線(這樣才能避免被德軍發現,不至於成為活)。新兵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後,補充到缺員嚴重的班上(有時打得只剩下3、4名士兵了。按美軍編制,每班12名士兵)。班上的老兵由於新兵沒有經驗,容易遭致敵人的射擊,從而危及本身;所以總是把新兵派到離他們遠一些的戰壕裡面,由其自生自滅。如果新兵在第一天晚上沒有被打死(不少新兵就這樣送命了),班長才試看是否是可造之材。
 
  班長常常也是臨時昇任;新班長有實戰經驗,不過不見得是擔任班長的最好人選。在激烈戰鬥中,排長多半從班上士兵中指定新任班長,好壞只有靠運氣了。因此班長通常沒有指導新兵的經驗,在這種情形下,班長也就像其他老兵一樣,盡量避開新兵,免得因為他們犯錯遭致敵火,一同送命。
 
        假如他們當時擔任防禦任務,情況還會好一些,因為至少可以把防禦計劃給新兵解釋,及怎樣少抬頭送死。假如這名新兵看起來不是土頭土腦,那麼就有老兵可能找他做跟班,幫他挖掘戰壕或修築工事。一、兩天以後,這些新兵還可能被派去站衛兵戒哨;經過了這樣的訓練,新兵逐漸地就變成老手了。
 
        不過新兵初次送到前線時,經常該部隊正好在執行攻擊或巡邏任務。在這種情況下,部隊只有帶領新兵一同前進;因此沒有戰場經驗的新兵很快就會陣亡或受傷。既使沒有被打死或受傷,幾天下來,新兵也會因為體力消耗或精神緊張,經常是這兩種因素同時造成,整個人崩潰不支了。
 
 
 
======================================================================
 
 
 
一名新兵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執行步兵任務;訓練項目包括:
 
        一、不要怕槍聲及炮聲
        二、學到在戰場上不曝露目標的情形下,如何行動
        三、瞭解在戰場上保養武器及裝備的重要性
        四、知道怎麼在戰場上注意身體健康
        五、熟悉夜間作戰要領
        六、保持體力
        七、知道怎樣使用步兵武器!〈訓練與實戰時,武器經常是不同的〉
 
 
  太多數的新兵,尤其從非戰鬥部隊調出的補充兵,缺乏上述訓練。前線長官很快發現這問題。雖然陸軍正式的補充兵制度在戰時未曾修改,許多長官卻自行動腦筋解決。一個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部隊在作戰時,不接受新兵;或者至少在部隊攻擊時停止補充。部隊擔任防禦工作時、或從前線調下整補時,才接受補充兵。
 
       有些長官令其新先接受特別訓練。這些方式成效極大,部隊發現訓練愈嚴格,新兵的問題愈少。最理想的方式是每一步兵師設一補充連,嚴格訓練新兵一星期或更長的時間。新兵下部隊後,首先由班長教導他們本班任務、給他們介紹老兵,然後把他們與老兵混合編組。
 
       不幸地是戰場上的部隊並沒有全部採用。一直到戰爭末期,新兵還是在訓練不足下送上前線;所以太多太多的新兵在班上還沒有知道他們的姓名前,就成為犧牲品了。
 
 
 
============================================================================
 
 
 
美國名軍事歷史作家Ambrose在其新作『充員兵』書中記載:
 
  二戰中,德國及英國陸軍,如果部隊傷亡過重後,一定將其撤至後方休息、補充及重組。美國及蘇聯陸軍的部隊一旦開始作戰後,不停的補充新兵,從頭打到底,不會撤下來了。因此到1944至1945年間,大部份的美國的步兵師中的兵員中個別補充新兵竟佔多數。那些從諾曼第登陸時參戰的步兵師,等到打到德國邊境時,補充兵人數遠遠超過部隊的編制數目。譬如說,第90步兵師在二戰中全部收到35,000名新兵,這個數目是3個步兵師的作戰兵力總合。
 
  美國不以連或班為單位,而以個別補充,足額補充新兵到前線步兵師的政策是馬歇爾將軍決定的。他認為這個方式能使步兵師連續在火線上作戰,新兵可以從老兵那裡汲取實戰經驗。新兵一到前線後,立即送至補充兵站。在那裡發給他們一隻步槍、上一門戰地衛生課;如果他們命好,再接受一些額外的戰地訓練。若干新兵甚至從來沒有碰過半自動步槍或任何其他武器
(因為1941年接受基本訓練的新兵是用30步槍,而美軍在戰場上使用的制式半自動步槍)。
『突出』戰役中的一名步兵連長在12月29日那天收到100名新兵,他說:
 
「我們發現這些新兵僅僅上過一次靶場;從來沒有投擲過手榴彈、用過火箭筒、迫擊炮、或機關槍。」
 
  新兵也是可憐,送上戰場時,一個人都不認識。有一名新兵說:
 
「新兵像一名孤兒一樣,一個人都不認識,感到迷失又孤寂。」
 
  新兵傷亡慘重,半數以上的新兵經常上戰場不到3天就非死就傷。一名老兵說:
 
「那些年青新兵送到我們連上時,身體健壯如牛,但是像老處女一樣無知。我們可憐這些嚇得半死、站在我們面前的年青人……在第一次戰鬥中通常成堆的被打死。」
 
       老兵避開新兵的一個原因是後者經常擠在一起(因為新兵的唯一朋友就是一同送到前線的新兵),易遭德軍射擊;一名老兵說有經驗的老兵都是一個個分開被打死,新兵則是死在一堆。新兵話聲太多,晚上又點香煙。第二個原因是老兵心中有數,這些新兵活不了多久,所以不願與他們做朋友。但是老兵討厭新兵的主要理由是後者送來時,表示部隊又要向前進攻了。
 
  有時,補充到前線的特種兵也是未經訓練的新兵。一名戰車指揮官回憶1944年12月突出戰役時:
「我用了好幾個小時在戰車中給他們示範如何裝填炮彈。他們連瞄準都做不到,怎能打中敵人﹖在我們第3軍團(巴頓的部隊)與敵人打得要死要活的時候,我還在教他們最基本的訓練東西。」
 
  第一步兵師的一名士官長的輕戰車連接到三名補充兵。這新兵中只有一人有開轎車的經驗,理所當然成為戰車的駕駛兵。另外兩人也沒有受過機槍或37戰車炮的訓練,士官長做了兩小時的示範。然後就上路出任務了。這輛戰車走了不到半公里,駕駛兵就心慌意亂把戰車從山坡上翻滾下來。士官長被摔出車外,頭受重傷,耳朵就此聾了。
 
  第三裝甲師的一名戰車連連長在1945年1月接到35名新兵,命令是把這批新兵補充到他的連上,操作17輛新運到的戰車。他後來回憶:
 
「這些新兵幾小時以前還在運兵船上,他們跟本不知道會派到裝甲部隊;沒有一人受過戰車訓練,大部分沒有坐過戰車或走近過戰車。」
 
        於是連長先給他們做了簡要的戰車入門,然後由連上的機械士分組示範,教每名新兵開炮三次。連長說:「時間不夠,只能這樣了。」於是這些一天前還在安登衛普船上的新兵,當天下午就這樣,開著17輛戰車送上戰場了;兩小時後,其中15輛被德國虎式戰車擊毀。
 
 
 
======================================================================
 
 
 
  美國陸軍戰後的調查中,老兵說基本訓練應該更加嚴格、多用實彈,加強體力是最要緊的一點。他們也指出基本訓練的許多缺點;大約80%的老兵都說他們對於德軍武器及戰術認識不足,不知道如何對付。他們希望受到更多的飛機識別教育;90%的老兵不知道如何應付德軍的地雷;也沒有人提起來過香港腳,更不用說如何預防了。
 
  難怪老兵這樣說,他們認為花在出操及軍事禮節的時間純屬浪費。他們說接受的武器訓練不錯,但沒有受到炮兵彈幕射擊後,立即跟上衝鋒的訓練;一與敵人接火有慢下來的傾向,如此就讓德軍用側射火力釘死;缺乏夜間響聲及燈火紀律;槍聲一響就擠成一團。假如新兵在美國國內受到這些訓練,那麼歐洲戰場上的傷亡率就會大量減少了。
 
 
  1994年美國陸軍軍史中心出版的『陸軍歷史』月刊中,有一篇文章提出兩點,指責二戰時陸軍的補充兵制度:
 
    第一、新兵沒有受到足夠的訓練就急忙送上戰場,在火線上製造了不必要的費力重新教育。
    第二、將一些部隊留在前線,不給他們休息的時間,超過了他們的可以承受的能力;
               老兵不必要的就損失了,這樣就將永久失去了他們珍寶的作戰經驗及密訣。
 
  事實上,陸軍還犯了第三個錯誤:戰場上學到的痛苦經驗一點都沒有傳給新兵訓練中心。
訓練新兵不是火線上的機槍兵或戰車兵的責任;那是陸軍的責任,但是陸軍卻沒有做到。
 
 
 
 
 
 
 
 
PS:美軍第1、第3、第4及第29師到戰爭結束時,超過200%,另有7師超過180%。 所以第29師的老兵自嘲:「本師總共有3個,一個在墳墓裡、一個在醫院裡、一個在前 線。」另外,巴頓的第3軍團從1944年8月到法國至1945年5月戰爭結束時, 其平均總兵力只比30萬人中多一點,但其收到的補充兵也達 26萬名。

 
本文譯自『二戰秘史』第108至110頁及『充員兵』第十一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