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討論] 德皇的鐵十字戰鷹(4)戰略轟炸與對地攻擊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336119572.A.474.html

四、戰略轟炸與對地攻擊 飛機被用於進行對地攻擊的歷史,遠比運用在天上彼此攻擊的歷史要長得多。早在世界大 戰開始之前,義大利人運用飛機空襲敵陣的經驗,便刺激了義大利軍人朱理奧.杜黑提出 了所謂的空權論與轟炸機決勝論;而世界大戰造成的壕溝戰僵局,也會很自然地使最缺乏 想像力的將軍們也意識到,從空中突破壕溝會比從地面上容易的事實。 [img]http://tinyurl.com/7ftvjej[/img] 義大利的空軍思想先驅者杜黑 但是,長久以來受限於飛機的性能有限,而少數的先驅者,如義大利的杜黑或是俄羅斯的 塞考斯基等人,他們的意見都無法得到政府的重視。所以即使1915、1916年以前有一部份 國家已經投入了研製、或是已經具備了能夠製造大型轟炸機的能力,但一次大戰直到1917 年為止也都還未曾出現真正有組織的常態性戰略轟炸。 事實上早在1915年,法國就組織了伏爾辛式後推機以手擲迫擊砲彈襲擊了德國本土的武器 工廠;而德國海軍的齊柏林飛船艦隊也來到了倫敦上空,冒著英國高射砲與探照燈的迎擊 ,在戰鬥機也望而興嘆的高高度投下了數以噸計的彈雨。然而法國的土砲轟炸機部隊被福 克單翼機消滅、遲鈍又脆弱的齊柏林飛船,面對新一批升限更高的英國防空戰鬥機與重型 高射砲和探照燈火網時,也被證明不過是個大而無當的飛靶。 [img]http://tinyurl.com/ybyektn[/img] 非常靠悲的一張英國海報:面對敵軍的子彈比面對敵軍的炸彈好。加入英國陸軍、一勞永 逸地解決德國空襲的威脅!天佑吾王! 飛行船的脆弱緩慢,與轟炸機的載彈量、自衛火力缺乏,使得這兩種載具都無法成為一種 令人滿意的空中殺手,杜黑所提倡的大轟炸機主義,也幾乎是一種被當成瘋言瘋語嘲笑的 空中樓閣般抽像虛幻。 鑑於轟炸的效果不彰,空權論的支持者們不得不尋找一些相當牽強的理由,來證明轟炸機 的存在價值。在轟炸機無法真正影響敵國交通線或工業生產的技術條件下,零星但持續的 騷擾性恐怖襲擊,成為了一種給予敵國施加政治壓力、並以報復心作為鼓舞國民低迷士氣 的最佳宣傳心戰工具。 而1917年3月,德國航空隊配備的新兵器───戰略轟炸機改變了這種停滯不前的現況。 關於這種新兵器的歷史,得從1915年世界大戰爆發之初後德國對英國的齊伯林飛船空襲開 始談起。 鑑於1915年起展開的齊伯林飛船戰略轟炸成效不彰而損失日益增大,在德國陸軍航空隊蒐 集了相關紀錄考察的結果,認為當初在英國缺乏有效攔截手段時,齊柏林的戰果倒也還是 挺亮眼的,可主要的問題出自英國開始組織防空網之後的兩個因素。 1.英國戰鬥機的性能大幅提升。其升限由2000公尺(六千英呎)提高到了3000公尺(一萬 英呎)。 2.由於受到英國戰鬥機威脅,導致飛船被迫放棄日間精密轟炸,改為夜間的騷擾轟炸。 [img]http://tinyurl.com/8659mjy[/img] 被英軍探照燈與高射砲擊落的飛行船 而德國陸軍航空隊認為不論就物理或心理層面上,日間轟炸的效果都是三倍於夜間轟炸的 良好,日間轟炸不僅可以逼迫英國都市的勞工疏散進入防空洞而打斷擾亂其工業生產步調 ,也更能夠集結轟炸機編隊,準確地飛抵目標區上空以較高命中率摧毀重要的軍需設施。 那麼,如果要讓戰略轟炸的主導權重回德國手上,則恢復日間轟炸體制就成為必要的措施 了。為此德國航空隊需要怎麼樣的飛機已經是很明顯的事實:可以掛載跟飛船一樣多的炸 彈、但是卻又能比飛船飛得更高更遠更快的大型飛機。 而主導這些重轟炸機開發的推手,是德國著名的飛行船之父斐迪南.馮.齊伯林伯爵。實 際上,由於齊伯林伯爵瞭解飛行船在運用上的安全性與結構脆弱等問題,從一開始就反對 將他寶貴而高價值的飛行船投入到越洋戰略轟炸的任務中,而比飛船更堅固、更快、更強 的重型轟炸機,便是最佳的解決之道。齊伯林伯爵本人早在德國陸軍意識到轟炸機的價值 以前,就已經以個人身份,投入了鉅資在多引擎轟炸機的開發工作上。也因為齊伯林本人 對於航空的熱情與工程長才,以及他崇高的聲望和龐大資產,而使得德國趕得及成為一次 大戰裡最早於實戰中投入成建制戰略轟炸機單位的國度。 [img]http://tinyurl.com/6n9w9e9[/img] 德國航空先驅:馮.齊伯林伯爵 齊伯林伯爵除了反對運用飛行船作日間轟炸之外,也反對集中多架小型轟炸機的理念,而 主張應當建造重型的多引擎轟炸機。其立論也非常的清楚:小型轟炸機相比大型轟炸機, 需要更多駕駛員、更多引擎、更多架次的反覆轟炸才能達成大型轟炸機一個架次就能達成 的效果;而且不論小型轟炸機數量再多,它們能掛上的最大酬載與攻擊航程距離都將遠遜 於大型轟炸機。根據齊伯林伯爵的紙上計算,他認為一架雙引擎機的作戰效率將會是單引 擎機的四倍;而一架四引擎機的作戰效率更將是單引擎機的十六倍,越大的飛機相對於越 小的飛機,其性能的乘數效應也就差距越大。 在這樣的思維下,德國工程師們開始以很明確的方向,平行同步研製兩個系統的轟炸機計 畫,一個是預計1916年底服役的雙引擎中型轟炸機G系列、另一個是預計1917年底服役的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R系列。 於是齊伯林伯爵動員了他麾下的青年工程師們,於1914年底便積極地展開了多引擎轟炸機 的研製工程。其陣容相當豪華,可謂是大牌雲集───克勞迪斯.道尼爾(Dornier)、 胡戈.容克斯(Junkers)等後來成為戰間期至二次大戰期間德國飛機製造大廠的老闆們 ,這時都以齊伯林旗下的工程師一員身份投入了G計畫與R計畫,並致力於實現齊伯林伯爵 這首大膽的狂想曲。 [img]http://tinyurl.com/7wdn2k5[/img] 克勞迪斯.道尼爾 [img]http://tinyurl.com/6sf9o4g[/img] 胡戈.容克斯 哥塔轟炸機就是G計畫所催生出來,在四引擎重轟R型完成開發工作以前,暫時墊檔兼技術 驗證用的過渡期兵器。雖然說德國陸航對G型轟炸機的定位,只是本命的R型重轟炸機的前 導作,但是哥塔轟炸機的性能在1917年已經是前所未有的優越了。 [img]http://tinyurl.com/d2xkg8b[/img] 銀白色塗裝的早期型哥塔G.IV,投入日間轟炸英國的過程中受到戰鬥機攔截的畫面 為了爬升至更高的高度,使英軍所有戰鬥機都無法攔截,哥塔轟炸機的升限達到了驚人的 5000公尺(一萬六千呎),同時具備五百公斤載彈量下續航6個鐘頭750公里的長大航程, 以一次大戰來說已經是足以勝任戰略轟炸任務的重轟炸機。 繼1916年試製的幾款技術驗證機後,1917年春正式量產的第一批前期量產型G.IV完全採取 木料膠合板構造而去除了不可靠的帆布結構,採取便於首尾機員相互聯絡與掛載炸彈的直 通式機身與彈艙結構,並配備三挺防空機關槍,而使得哥塔4型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防護性 和對空火力。 [img]http://tinyurl.com/8aam8xc[/img] 哥塔G.V的機艙內部結構。以當時的標準來說,這已經是相當完善的對空火力配置與相對 堅固可靠的設計了。 後繼的G.V,哥塔五型轟炸機則進一步在四型的基礎上更加地完善化,鑑於所有戰例中都 指出把油箱裝在引擎吊艙裡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大部份被擊落的哥塔轟炸機,都是 因為被敵機打中引擎時點燃油箱而起火墜毀。因此,哥塔5型將機身放大,內部設置了專 門的裝甲油箱,儘管這個改裝犧牲掉了50公斤的載彈量,也使得機體變肥而降低了最大升 限,但續航力也更提高到了850km。 而另一方面哥塔轟炸機有四分之三的損失,是由於起降時撞毀而非被擊落所造成的;基於 這個教訓,哥塔5型也有了更堅固且具備緩衝避震系統的起落架。在實戰經驗的洗禮下逐 步改良成熟,哥塔轟炸機很快便向全世界證明了她的本事。 另一方面,充滿挑戰意識的R型機走在世界先驅的代價就是,研發工程中必然會遭遇到許 多第一次碰上的新問題。 [img]http://tinyurl.com/7jburlj[/img] 齊伯林R.VI四引擎重轟炸機 1914、1915年時航空發動機的低水準,導致齊伯林伯爵理想中的R型四引擎轟炸機推力不 足,而使得工程師們必須額外多裝兩顆引擎,才能夠勉強撐出足夠讓它飛上天的動力。但 是六引擎相對於四引擎而言不僅僅是更複雜而已,同時機翼結構也撐不住這麼多顆引擎的 重量,六引擎的正面迎風阻力也大到會讓飛機飛的比飛行船還慢。 年輕的工程師容克斯想出的克服之道,跟後來二次大戰的烏拉山轟炸機一樣,也就是合兩 顆引擎為一顆的串聯式發動機艙構造設計。六引擎合併為三個串聯引擎艙後風阻減少,而 且參考了義大利製卡普羅尼轟炸機的設計,把其中一個引擎艙塞在機身中線裡,成功一次 解決了機翼強度不足與風阻過大的問題。後來許多一次大戰的重轟炸機,如英國在1918年 開發的四引擎重轟炸機亨德萊.佩治V1500「柏林轟炸機」,也都是採用這種串聯發動機 吊艙的設計以克服翼面強度與風阻問題。 [img]http://tinyurl.com/6sebo2h[/img] 同樣採取串聯引擎設計的英國重轟,亨德萊佩治V1500型 雖然德國人試著在各種試行錯誤的過程中克服問題,但有時候時間本身就搞定了一切原本 搞不定的東西。伴隨著引擎製造工藝的迅速進步,1916年下旬時齊伯林伯爵驚喜地發現, 他寶貝的大轟炸機所用之引擎,從1914年可悲的百匹馬力未滿,進步到了二百匹馬力的級 數───於是,在確保了260匹馬力的賓士發動機之後,工程師們把塞在機身中線的那兩 顆發動機拆了,好騰出更大的酬載空間,但保留下翅膀上裝的那兩對容克斯串聯雙引擎。 而這就是正式量產版的齊伯林.施塔肯R.VI型轟炸機。 齊伯林.施塔肯R6型重轟炸機不只是一次大戰的巨獸,她的體型就算放到二次大戰去也都 還是不折不扣的一架超級重轟。長達四十二公尺的翼展幾乎使她與B-29超級空中堡壘比肩 齊高,高達兩噸的載彈量足以傲視一戰轟炸機群雄。 [img]http://tinyurl.com/7kjraro[/img] 使用四發二聯串聯引擎、全封閉式座艙、金屬與膠合板機身構造的齊柏林R.VI重轟炸機 R轟炸機如同她雙引擎的姐妹G轟炸機一樣擁有在五千公尺高度巡航的能力,但是德國人還 打算讓她更上一層樓,而試著在其發動機上安裝了極初期型的一級一速增壓器。增壓器使 得R轟炸機能夠爬上六千公尺(兩萬英呎)的高度,但是在這樣的高度下操作飛機將會是 嚴酷的挑戰,於是德國人給他們的轟炸機飛行員配備了氧氣面罩、高空用飛行衣與封閉座 艙。 儘管一次大戰的技術條件對於建造四引擎轟炸機來說還是太過進步的挑戰,光是引擎良率 不高時常空中熄火這一點,就足以嚇出德國人一身冷汗,為了防止兩顆以上引擎同時停擺 而墜機,所以R轟炸機的左右兩翼上都各有一名空勤機械師隨機,而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引 擎起火時滅火、引擎故障時修理、引擎熄火時想辦法轉發條再發動。我們不難想像為什麼 戰後有許多失業的空勤人員,都改行去當空中馬戲團表演巡迴了───在一萬五千呎高空 行走於機翼上,冒著高射砲與探照燈的槍林彈雨,邊飛邊修引擎這件事本身,實在是比任 何馬戲表演都要更驚心動魄的體驗。 但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因為齊伯林.施塔肯R.VI的彈艙大到可以塞得進一次大戰最大尺 寸的一噸炸彈,而且是一口氣塞兩顆。既有的10公斤、5公斤手擲炸彈,或是改造過的迫 擊砲彈,這一類過往轟炸機所搭載的標準武器,在R轟炸機面前一比都成為了相形見拙的 小玩具。而R型轟炸機的特大酬載給她帶來的好處還不只載彈量,甚至還包括一個在一次 世界大戰的天空中極為奢侈的器材:幾乎是一具電冰箱般尺寸的極初期型機載無線電。 [img]http://tinyurl.com/74oytw5[/img] 已經擁有近似現代飛機座艙配置的齊伯林R.VI機艙照 無線電通訊賜予了齊伯林.施塔肯R.VI極佳的夜間儀器飛行能力,她能夠更準確地在黑暗 中接近目標而非抬頭仰望星空看天吃飯,不再需要仰賴旗語或信號槍來與友機組成編隊, 而摸黑飛回比利時的機場降落時也能夠聯絡地面管制人員,進行更為安全保險的起降作業 。複雜的機件與巨大的機體,使得R型轟炸機也搭載了前所未有的多的機組員───駕駛 、副駕駛、領航官、無線電員、燃油閥操作員、和兩位引擎修理技師,一共七人的編制。 由於引擎技術的提升,使開發工作比預期要提早完成,R.VI轟炸機很快就於1917年6月底 開始配備到第一線。 德國陸軍航空隊在獲得了如此的利器之後,總算是可以繼活動逐漸疲軟化的飛行船單位之 後,組建起轟炸機部隊展開對英國的新一波攻勢。 1917年3月德國陸航接收了第一批哥塔G.IV轟炸機之後,立即撥交給了Kagohl-3(第三總 司令部直轄轟炸機大隊,簡稱KG3)換裝,KG3的官兵們前往距離英國直線距離最近的德佔 比利時海岸,他們在恩斯特.布蘭登堡上尉(Ernst Brandenburg)的指揮下,展開了密 集的海上編隊訓練飛行,以熟悉和測試這批前所未有的新兵器。 [img]http://tinyurl.com/6veadcg[/img] 史上第一支戰略轟炸機大隊司令,恩斯特.布蘭登堡上尉 但是首度出現的新兵器,也意味著德軍沒有可以效仿的前人或對象,只能夠在名副其實的 一片黑暗中,自行摸索出這種新兵器的運用法。不同於體積噸位大到足夠塞得進探照燈、 海圖士、導航桌與無線電的飛行船,哥塔轟炸機受限於容積問題,而使得轟炸機組必須學 習如何識別標的物實施儀表盲目飛行。而這也促成德軍轟炸機部隊強烈要求一款能夠塞得 進通訊與定位設備的新飛機,這個願望要直到R型齊柏林轟炸機服役才終於實現。 而期待新兵器的到來之外,KG3部隊也只得暫時利用現有的設備來改善他們遭遇到的各種 問題。關於夜間導航起降,可以利用在比利時沿岸設立的一長串燈柱,與機場照明設備解 決大部份困難;至於編隊維持,則在機翼左右端裝置不同顏色的電燈來防止空中擦撞的意 外,而傳達轟炸、撤退、轉向等命令時,則使用一系列信號彈與發光信號來搭配組合。 而嘗試爬升到一萬四千呎高度的過程中,布蘭登堡上尉也驚訝地發現來自大西洋的西風, 成為他們的轟炸機長征不列顛心臟的最大障礙。在一萬呎以上強勁的噴射氣流幾乎使得哥 塔轟炸機的速度掉了一半,而燃料的消耗量也變得更大,有了這樣的實測經驗,促使德國 轟炸機部隊自行給他們的哥塔轟炸機裝備上了更大容積的外掛油箱。 除了硬體裝備上的問題,KG3也解決了一系列前人未遭的軟體層面問題,比方如飛行員的 高空凍傷與缺氧、有限空間內三名機組員的角色扮演、炸彈的安全酬載方案、如何從一萬 五千呎高度預估投彈的落點、乃至於轟炸目標的偵查和選擇...這一切的練習和摸索花費 了兩個多月,但是巴頓將軍說過:一品脫的汗可以避免一加崙的血---這句話很好地體 現在了5月25日KG3對英國發起的第一次空襲上。 [img]http://tinyurl.com/8yv7vny[/img] 飛越海峽侵入不列顛的哥塔轟炸機 這天布蘭登堡上尉指揮22架哥塔轟炸機起飛,裝備500公斤炸彈酬載,於晝間前往空襲倫 敦。然而由於倫敦雲量過多,德國轟炸機不得不折返,並將炸彈投棄在英國沿海的小鎮福 克斯通(Folkestone)。在這一天的空襲中、有一架哥塔式被英軍追擊並擊落於海峽上空 、另一架則在降落時摔爛了;不過幸運的是,墜毀的這兩架哥塔式機組員都平安無事。 原本英國在歷經齊伯林飛船空襲的恐慌後,為了保護本土大眾的民心士氣而成立了一支編 制有280架戰鬥機、600門高射砲與120盞探照燈的本土防空隊(Home Establishment), 但德國人在白晝發動空襲的舉動跌碎了英國防空部隊的眼鏡,同時多雲天候造成英軍不能 掌握德國轟炸機行蹤,雖然出動了70架次的戰鬥機試圖捕捉來路不明的轟炸機,但英國人 很震驚地發現這些新式轟炸機的飛行速度與齊伯林是不同等級的。 這一天的空襲對英德兩邊來說都是敗北,KG3首度出擊不但未能得手,而且還折損兩架寶 貴的轟炸機;英國防空戰鬥機隊則根本不清楚頭上來的是什麼不明飛行物,只知道它絕對 不是飛行船。但是德皇威廉二世對轟炸機部隊的行動大為讚揚,下令開動宣傳機器給予吹 捧之外,還另外撥交了30架轟炸機給KG3部隊。得到更多支持與注目的布蘭登堡上尉,決 心不能辜負了這樣的期望,而審慎關注氣象報告並加緊操練,終於在1917年6月13日下令 再次掛彈空襲倫敦。 在這個萬里無雲、晴空滿天的大好日子,32架哥塔式轟炸機傾巢而出,而伴隨它們的還包 括小小的單引擎衛士---14架信天翁D.III改裝型護航戰鬥機。 雖然上回任務只被英國敲掉一架轟炸機,而且是在回程的海岸上,但是德國人不敢大意, 布蘭登堡上尉尤其相信他們在上一次的空襲和德國報章雜誌的大吹大擂之後已經形跡暴露 ,所以英國人大概是已經嚴陣已待。而雖然當時戰鬥機的續航力不夠陪伴他的大伙伴們飛 往倫敦上空,但至少可以分兩梯次,一隊在去程掩護他們到英倫海峽口、另一隊在比利時 上空等著在回程時迎接他們與背後追擊而來的英國戰鬥機隊歸來。 除了護航戰鬥機以外,哥塔式在獨自前往倫敦上空時就只能靠自己了,因此隊伍中有4架 哥塔式沒帶炸彈、而是帶了更多的機槍子彈與防彈鋼板,負責佔據轟炸機大編隊的四個方 角,充當空中砲艇機來掩護其他滿載炸彈的友機們。 這一回的任務在周道準備之下,以KG3的零損失和成功達成任務收場了,而英國方面還損 失了三架戰鬥機。 雖然說KG3第二次對倫敦的空襲,除了炸毀一座醫院和一座火車站以外也沒造成什麼太大 的實際損失,但是看見大群轟炸機編隊凌空投彈,以及在正午時分用餐時間響起的空襲警 報,都造成了倫敦人民心理上的莫大震撼,所有人都想起了他們已經淡忘掉的1915年齊伯 林飛船帶來的惡夢。儘管德軍空襲帶來的損失基本上可以忽視,但其效應卻已經在倫敦的 議會裡造成了巨大的政治震撼彈。 所有下院議員都在批評陸軍航空隊的散漫與缺乏準備,並強烈要求加強英國南部的防空系 統,儘管陸軍航空隊司令休.特倫查德(Hugh Trenchard)將軍很想說的真心話是--- 別理德國人不就好了嗎---但是這種話可不能說出口,所以英國陸航被迫從歐陸方面抽 出了16個中隊,使本土的防空力量由既存的14個中隊、飛行校與預備隊增強到了30個中隊 的前所未有規模。這當然也導致了1917年夏至1918年春之間,英國在歐陸方面戰鬥機陷入 短缺的劣勢狀態。 [img]http://tinyurl.com/88rjd4n[/img] 英國皇家空軍之父特倫查德將軍 除了陸軍航空隊之外,陸軍也不得不在本土南部加強了高射砲、探照燈與新裝備空中聽音 機的配備數量,並且用有線電話把原本是各自為戰的防空據點,同倫敦區防空司令部( London Air Defence Area,LADA)整合起來,並由海軍上將柏西.史考特(Percy Scott )指揮,形成了一個可以即時判讀德軍侵入機數、方向的原始防空網體制。 [img]http://tinyurl.com/7g4lhgl[/img] 倫敦防空司令史考特將軍 儘管英國戰機密集的起降與巡邏飛行,給自己帶來的空難損失甚至還大過了德軍被擊落的 轟炸機數;但是看到天空上飛翔著戰鬥機群的大編隊、地面上怖滿了高射砲兵,英國的民 眾也獲得了一種安心感,即使這些東西基本上對於攔截轟炸機不起什麼作用。而更重要的 是,德國轟炸機的生產速度緩慢,更決定了一個英國必勝的基礎:他們不需要百分之百的 攔截掉德軍轟炸機,只需要運氣好逮住其中兩、三架,那就已經是對德國航空隊的致命重 挫。 而這樣的轉機發生在1917年8月22日。這天英國陸軍航空隊與高射砲部隊,一次擊墜了三 架哥塔式轟炸機;而同一天,布蘭登堡上尉接到了柏林的來電,希望他從此停止日間轟炸 ,改採損失較低的夜間攻擊。儘管KG3的德國轟炸機隊員們士氣高昂,布蘭登堡上尉也強 調他的機隊仍保持有高強度持續戰鬥的旺盛鬥志,他需要的只是更多轟炸機與更多年輕飛 官;但現實是德皇將轟炸機隊視為對內宣傳鼓舞國民士氣的心理戰工具,而寧可將其束之 高閣、以避免嚴重損失打擊了民眾意志,就像當年的英麥曼那樣。 面對來自柏林方面的壓力,布蘭登堡上尉只得不甘不願地自九月起,讓KG3改為執行夜間 轟炸任務。德皇自以為保存實力的外行人說外行話命令,導致了德國轟炸機群不但未能保 持他們在日間任務的高達陣率與密集編隊火力優勢,還進一步地在摸黑執行任務的連串事 故中流光了他們寶貴的鮮血。直到1918年五月為止,德國一共在對英空襲中損失62架轟炸 機,但是其中僅有19架是被英國人擊落、多達43架是在起降、空中追撞與引擎熄火等事故 中喪失的。 [img]http://tinyurl.com/7ry7ul9[/img] 1917年九月以後改採夜間迷彩塗裝的哥塔式編隊 當然這場雙方都討不了便宜的戰略轟炸對決中,還是有人獲得了利益。英國陸軍航空隊指 揮官特倫查德將軍,意識到德國轟炸機被趕入夜間轟炸後從英國老百姓的眼中消失了蹤影 的宣傳價值,大力鼓吹航空隊對本土防空戰的貢獻及獨立空軍的必要性,結果是促成了 1918年1月,一支歷史悠久的勁旅,世界上最早的一支獨立空軍:皇家空軍(Royal Air Force)之建立。而皇家海軍航空隊則因為在這場基本上沒有人有太多貢獻的防空戰中特 別沒有貢獻,而成為了隨後在戰間期慘遭國會開刀砍預算的大苦主。 不論如何,儘管德軍G轟炸機與R轟炸機的表現、投彈量、戰果都遠比齊伯林飛船要好多了 ,但距離把英國的工業能力或是鬥志擊垮,再怎麼說也都是還有一段很大的差距。1918年 初,德軍便抽出了大部份用於執行對英國轟炸任務的哥塔轟炸機,將之轉調至更有實用性 的任務上,也就是西部戰線上的戰術轟炸機大隊裡運用。 哥塔G型機的大載彈量高負重特性,使得德軍將她安裝上一層機腹鋼板與對地攻擊用的 20mm機關砲之後,成為一款非常有威力的低空對地攻擊機。 德國陸軍航空隊除了具備強烈的戰略攻擊與空優攻勢的性格之外,其體質上仍然是一支以 支援、掩護陸軍地面部隊作戰為主要任務的航空武力。特別是在戰略轟炸被證明是投資多 而收效小的行動後,德軍開始轉而將他們為了戰略轟炸而研製的雙引擎轟炸機,大型的複 座偵查機,以及落伍的舊型戰鬥機都改裝成對地攻擊機中隊投入西線戰場。 雖說使用飛機來到低空,對地面部隊投擲手榴彈或加以機槍掃射,看似是很直覺且理所當 然的軍用機運用方法;但實際上的情況卻出乎意料,這種場面在一次世界大戰是於1917年 初之後,才開始逐漸普及的作法。 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塹壕陣地化的前線上,讓脆弱的低速機實施低空攻擊,在擁有數以千計 的機關槍與小口徑速射砲之火網下,無異於自殺行為。士兵們不僅僅是對空中戰鬥作壁上 觀,他們自然是會很直覺的朝敵軍的飛機開火迎擊。英國的複座戰鬥偵察機選擇飛得更高 來避開地面防空火力,而法國人則是將他們的戰鬥機與輕轟炸機用來轟炸、掃射沒有那麼 嚴重防備的德軍機場與補給堆棧等設施。 而德國人的想法則完全不同,他們計畫要把攻擊機大量地投入到塹壕陣地最前線的天空上 。在瞄準具與偏差投彈法尚未成熟的這個年代,轟炸行動更多是仰賴機組員的肉眼與直覺 作瞄準,相對起在四五千公尺的高空投下炸彈,反倒是在離地面只有百米不到的超低空, 在這種距離上即使是從後座機槍手裡扔出的手榴彈,也都可以準確地扔進地面的砲兵陣地 或塹壕裡。 從地面而不是空中的角度來看的話,德軍參謀本部有一份1917年初的調查報告指出,飛機 的低空支援可以比砲兵更有效具體的激勵德軍步兵之士氣,並進一步促進英法部隊的潰散 速度。據其調查,有多達七成的德軍步兵認同,若有飛機的支援會使他們更有發動積極攻 擊的意願。 轟炸機單位的實戰經驗與地面部隊的熱烈希望,促使1917年下半的德軍轟炸機、攻擊機部 隊轉為開始實驗一種積極貼近地面戰的近距離低空攻擊戰術,而這也就是密接支援(CAS )概念誕生的瞬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24.26
Morisato: 05/04 16:22
QuentinHu:推 05/04 16:28
icewriter:推! 05/04 16:36
diechan:好文要推 05/04 16:39
kusowan:R轟炸機的左右兩翼上都各有一名空勤機械師隨機 05/04 16:54
kusowan:這就是R2的由來? 05/04 16:54
gfneo:push~~~ 05/04 16:55
YoursEver:先推再看! 05/04 16:59
Bastet:Gotha!! 05/04 17:12
Clarkliu:"別理德國人不就好了嗎" xDDDDDDDDDDDDD 05/04 17:18
allergy:推 05/04 17:18
KoujikiOuji:大推 05/04 17:19
saihung0730:大推系列文!! 05/04 17:36
wittmann4213:不只是軍方,很多公務單位內部的人都了解,有許多媒 05/04 17:38
wittmann4213:體嚷嚷的問題其實都不是真正關鍵的問題,問題是在民 05/04 17:39
wittmann4213:主國家,忽略人民觀感可是極嚴重的指控,導致有時候 05/04 17:39
wittmann4213:專業人員卻被派去裝模作樣 05/04 17:40
PsycoZero:咦?大型四發轟炸機不是賽考斯基先搞出來的嗎? 05/04 17:44
Uber:推 05/04 18:02
swatteam:所以說真正厲害的政務官就是能在議事堂打個滿嘴好砲 05/04 18:26
swatteam:回頭關起門來再把正事做像樣的人 05/04 18:26
GroundWalker:推 05/04 18:30
geosys:推 05/04 19:11
wanters:未推先看 05/04 19:30
wht810090:專業... 05/04 20:26
durant1224:大推..不過話說回來..為何德佬總是喜歡玩並聯發動機這 05/04 20:29
durant1224:種玩意..看看那個He177飛行打火機..還可以搞俯衝轟炸 05/04 20:30
FDA:讚啦,真棒ㄟ 05/04 21:05
abbei:推 05/04 21:55
djmez:馬力不足所導致要用並聯 HE177和表面蒸發冷卻更有關 05/04 22:30
PsycoZero:就跟為什麼會有航空用對衝柴油引擎一樣... 05/04 22:36
LUDWIN:推 05/04 23:13
vt1009:這篇都是一堆大鬍子... 05/04 23:24
Lions:<(_ _)>, 好過癮, 不輸專書耶! 05/05 00:43
hsinhanchu:推 05/05 01:47
Hartmann:大推,另外也大推wittmann4213、swatteam兄之意見 05/05 08:46
cheng399:看到這篇就想起殺客同萌的第二戰 05/05 08:55
Waffen:推 05/05 10:23
timchenegg:別理德國人不就好了嗎XDDDDDD 05/05 11:41
roseritter:PUSH 05/05 20:10
verdandy:英國陸軍海報最後一行字的G很像C, COD SAVE THE K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