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

http://mu0hsien.pixnet.net/blog/post/27195553-%E5%B4%96%E5%B1%B1%E4%B9%8B%E5%BE%8C%EF%BC%8C%E5%86%8D%E7%84%A1%E4%B8%AD%E5%9C%8B

中國人的拳頭、筆墨與志氣,都已經喪失了...
  
《春秋》之義,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中國而為夷狄,則夷狄之。
“中國”始終都是華夏,華夏始終都是進步文明的代表,而華夏也根本不曾以種族、民族劃分。“崖山之役以下,中國已經沒有一個統治集團有能力又有意願全盤接手華夏文明,並加以發揚光大,因此中國正朔已斷。 “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大約此意吧。
 
 
 
托現代教育的福,知道崖山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也許日本人說的是對的:宋之前是中國,宋之後是支那。
 
蒙古軍的屠城,殺掉北方百分之80的漢人,精英殆盡。明朝只算詐了下屍,可惜當年漢人的精氣神全沒了
 
我們沒什麼值得自豪的了,只願有生之年可以憑吊崖山 以慰不孝之罪!
 
崖山是中國一個值得回憶的地方,中國人應該認識它。
 
 
蒙 古人的來到,殺死了一半的中國人,剩下的另一半為他們種地,做工,提供奢侈品。處於種族隔離的藩籬之下,成為蒙元帝國治下最下等的一類人,帝國的統治階層 雖然文化低落,然而依然極端鄙視和仇恨這些文明高於他們的人群,他們始終拒絕漢化,在九十五年的統治中,基本上沒有接受漢文化,帝國上層的官方語言顯然不 是漢語,他們三心二意的短期恢複過中國人操練的很熟稔的科舉考試,然而這種技巧複雜的運作對帝國而言還是太複雜了,而且帝國上層內部對於大量接受漢族中國 人進入go-vern-ment的前景顯然是恐懼的,所以後來又取消了這種中國式的文官選拔制度。
 
帝國對數量眾多的中國人始終是持懷 疑,排斥的態度,除了提供糧食和其它維持社會生活正常運轉所必須的生活用品以及提供賦稅。似乎蒙元帝國的蒙古統治者無法發現漢人的其它價值,而且熱愛自由 的中國人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所以蒙古人抑止不住喜歡殺人的野蠻本性,定期屠戮中國人。在海邊,蒙元軍隊把一隊隊百姓定期扔到海裏喂魚,在內陸地區,蒙元 在各個路口設卡,盤查百姓,發現所謂"趙,張,王,李"四大姓漢人就拖到一邊殺了。這種酷政只是在擔心激起更大民變的情況下才被取消。這方面的不良記錄可 以一直追溯到蒙元開國時,就有蒙古統治者提出殺光漢人的對策,只是在漢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才的委婉勸說下才停止這個動議。而耶律楚才只能使用這樣的理由:試 問殺光所有的中國人,誰來為我們種地?我們向誰收稅?讓我想起《黑客帝國》中機器人對待人類的手法,將人類作為他們的電池,為那個機器人社會提供能源。
 
蒙 古人兩手空空來到中國,將中國人民作為他們的電池,寄生在中國土地,最後中國人複國成功,蒙古人最後兩手空空回到草原故地。他們身入寶山而什麼也沒有得 到,這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只是因為處於遊牧奴隸社會階段的蒙古統治階層文化太低落,加上他們建立的是世界性的帝國,治下不但有蒙元帝國,還有其它的如欽 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等,他們的地域超出了中國的範疇,所以蒙古人不局限於中國一個地域,他們與草原故地的聯系特別緊密,他們定期回到草原,無法切斷與草原 的臍帶,不可能化身為中國人,而他們對待中國人的殘酷殺戮態度也使得他們和中國人始終對立,命中注定這個寄生的帝國無法長期騎在中國人頭上。
 
 
 
南宋的大臣陸秀夫在國家將要被蒙元滅亡的時候,背著年僅9歲的少帝投海而死。一首詩歌可以表達我們對淒然收場的宋王朝的懷念。
  為了複興宋室,一直不停奮戰,
  但事到如今,已無力挽回了。
  "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統後裔,應該斷然作出不辱沒您血統的決定。"
  "我明白了,秀夫,你沒有背棄我,並且自始至終侍奉我,太感謝了!"
  少帝靜靜地微笑著說到。
  陸秀夫面對少帝這種勇敢地態度,不得不強忍住眼淚。
  "陛下..."陸秀夫背起少帝,用帶子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蒙古軍啊,將來有一天,繼承我們遺志的同胞,一定會征討你們的!"
 
   就這樣,陸秀夫背著少帝,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據說達十萬人之多。這就是南宋最後一戰的崖山之戰。南宋的陸秀夫死了......趙宋終結,古典 意義上的中國也隨之滅亡,中國第一次整體亡於遊牧民族之手。這場戰爭的兩個對手的來曆都不平凡,趙宋的滅亡也不是中國曆史上傳統的改朝換代,所以下面介紹 他們各自的前世今生。
趙宋王朝之前世今生
 
  若拿起一幅"清明上河圖"細細揣摩,則不得不感歎,趙宋確實是一個適合居住的時代,汴梁固然是清平的花花世界,便是"暖風熏得遊人醉"的杭州,也引來了強盜的覬覦。柳永的一曲小調誇誇杭州的"重湖疊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就讓完顏亮立志"立馬吳山第一峰"。
 
  "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天水一朝"(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想必大家耳目能詳,這是陳寅恪的話。
 
  李約瑟:宋代是中國"自然科學的黃金時代。"
 
  又是陳寅恪:"宋文化是華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化是今後文化發展的指南,我國民族文化的更新,必將走上"宋代學術之複興",或"新宋學"之建立的道路。"
 
  內藤虎次郎(1866-1934,日本"支 那學"創始人之一):宋代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日本學"唐和宋在文化性質上有顯著差異:唐代是中世的結束,而宋代則是近世的開始。"
 
  謝和耐(JacqueGernet):宋代是"中國的文藝複興。"
 
   既然這是文藝複興,那麼這樣的複興為什麼在後來終止了呢?為什麼沒有如歐洲發生的那樣走上持續複興道路並進而走向新興資本主義道路?這個近世的開始是怎 樣被打斷的?那個繼承她的弓馬嫻熟的所謂元朝為什麼沒有繼起這樣的文藝複興?我一直思量,如果不是那個只知殘酷虐殺漢人,欲變青天下所有的農田為牧場的元 朝來統治中國,我們會面對怎樣的中國呢?曆史在我眼前漸漸模糊,仿佛永遠也看不清他的真正面目。一聲歎息。
 
 
宋朝既是中國傳統 文化和經濟、科技最發達的朝代,也是中國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的時代。那個時代,中國占世界GDP總量要超過一多半。宋朝的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和文明程度在當 時都是世界第一。對於中國而言,宋朝就是一個文藝複興時期。中國的文化這個時候是一種積極的、開放的文化。漢朝國強,唐朝武盛,宋朝文旺。中國文化到宋達 到了巔峰。宋是中國曆史上最接近現代管理的朝代,中國文化巔峰的時代,隨著宋的滅亡而凋殘。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一段說宋的評價是:“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 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複振。”
 
其後蒙元和滿清交替的異族入侵,帶給華夏人民極大災難和深重殺戮,這是二個野蠻 對文明血腥征服的朝代;中間一個明朝,又是以保守自大、喪心病狂且腐朽墮落聞名的(如海禁、如明太祖誅盡開國功臣、明成祖夷方孝孺十族、明思宗碎磔剛剛血 戰解了京師圍的袁崇煥)。因此在日本人的眼裏,中國自宋以後就不再是他們崇尚的正源華夏文明了。不少國外的史學家也將宋朝覆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即 所謂“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宋以後,特別是宋明相繼覆亡於蒙元和後金滿清手中時,漢人在經曆了多次異族入侵、改朝換代的血腥殺戮後,華夏文明陽 剛進取的民族脊梁基本被打斷,勇烈誠信的人群幾被殺絕,民族最優秀成分基本喪失,存活下來的都是“劣幣淘汰良幣”法則衍生出來的奴化人群,因此宋後社會總 是充滿太多圓滑世故的保命哲學。再經曆宋明理學特別是明代以來的文化自我閹割後,剩下的古老中華文明基本屬於一種散發著腐朽氣息的文明,雖然古老,卻是戧 害著最優秀成份的一種老人黃昏式智慧。雖不無可取之處,卻於曆史大格局深有妨礙。
 
宋是這樣一個銘記了漢源正朔的朝代,跨越時空和今天的中國人有著不解精神文化傳承。有宋一代,充滿太多詭譎魔幻的宿命。在一波波外來專制暴力肆虐下和思想的強奸中,現代中國的民主憲政總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而有宋一代幾乎就是漢祚和民族命運的一個縮影。
 
 
 
李約瑟難題
 
   英國著名生物化學家李約瑟,曾因胚胎發育的生化研究而取得巨大成就,後來他又以中國科技史研究的傑出貢獻成為權威,並在其編著的15卷《中國科學技術 史》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如果我的中國朋友們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樣,那為什麼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頓這樣的偉大人物都是歐洲 人,而不是中國人或印度人呢?為什麼近代科學和科學革命只產生在歐洲呢?……為什麼直到中世紀中國還比歐洲先進,後來卻會讓歐洲人著了先鞭呢?怎麼會產生 這樣的轉變呢?”
  
  眾所周知,中國是享譽世界的文明古國,在科學技術上也曾有過令人自豪的燦爛輝煌。除了世人矚目的四大發明外,領 先於世界的科學發明和發現還有100種之多。美國學者羅伯特·坦普爾在著名的《中國,發明的國度》一書中曾寫道:“如果諾貝爾獎在中國的古代已經設立,各 項獎金的得主,就會毫無爭議地全都屬於中國人。” 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然而,從17世紀中葉之後,中國的科學技術卻如同江河日 下,跌入窘境。據有關資料,從公元6世紀到17世紀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國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紀,劇降為只占0.4%。中 國與西方為什麼在科學技術上會一個大落,一個大起,拉開如此之大的距離,這就是李約瑟覺得不可思議,久久不得其解的難題。
  
  回到本 文的題目: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命題。兩宋300餘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但全面的看待,宋 朝在經濟、文化、科技、農業、工商業、手工業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後的明清,他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抑 制工商業的朝代,並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雖然不斷的納貢稱臣,但國庫歲收依然充裕,終宋一世,只爆發過幾次小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應該是有其原因的。漢文明 在宋朝時候,領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發達,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橫掃歐亞大陸後,獨立支撐數十年。蒙古軍隊占領中國北方時,其種族滅絕手段極為惡 劣。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屠城記錄。蒙古屠殺造成了中國北方人口大量減少,其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在北方有4500萬以上登記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後,還不到 700萬,而且這個數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幾百萬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於瘟疫,饑餓的人口,那麼也至少屠殺了80%以上,據記載,宋人到中 原後發現,中原地區千裏無人煙,白骨遍地,井裏塞滿了死屍而水不可飲。
 
蒙古軍隊攻占長沙時嶽麓書院的數百名書生全部壯烈戰死,但3百多 年後,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時身邊只有一個太監,更別提什麼陸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說中國的精英盡喪蒙元之手。此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市民社會的發 育,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雖然百年後漢人複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 曆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制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面對外 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苟且。
 
中國文明垂世而獨立,可以說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創性文明,在遊牧民族的入侵和打擊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戰後,整體性亡於蒙元,我們文明的發展的積累被破壞,可以說,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我時常想,古中華遺風,究竟會有何等的團結與彪悍,連相對柔弱的南宋,都有十萬軍民自發跳海殉國,這樣的氣節,何時能再次擁有?中華文明的複興,需要今人的努力。崖山之役,應寫入教科書,告知後人,華夏當有那樣的氣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