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蒙古帝國(二)

文章日期:2012-01-29 20:50
[編輯] 元朝與四大汗國的瓦解元朝中期開始,統治者對下層人民的統治和剝削日漸殘酷。1351年劉福通白蓮教教眾和被征挖黃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組織紅巾軍對抗元軍,開始了紅巾軍起義(參見元末民變)。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政府,建立明朝,元朝在中原的統治結束,回到塞外。塞外的蒙古政權沿用大元國號,史稱北元,至1402年結束後分裂為韃靼瓦剌[5]
四大汗國中,窩闊台汗國1309年察合台汗國和元朝瓜分。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經多次分裂,最終均在1388年帖木兒帝國征服。金帳汗國15世紀分裂成了幾個小汗國,最終在16世紀中被沙皇伊凡四世治下的羅斯公國全部佔領。
帖木兒是西察合台汗國的渴石地區的突厥貴族的後裔,但屬於後蒙古勢力,出於政治需求他謊稱是蒙古貴族後裔。他在1369年自立蘇丹,征服東察合台汗國和分裂後的伊兒汗國後,北攻金帳汗國,南進德里印度)、西面擊敗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小亞細亞)。帖木兒帝國的版圖,東起印度河,西到小亞細亞,北自鹹海,南達波斯灣1404年帖木兒率領20萬軍隊進攻中國明朝,結果在1405年進軍途中病死。帖木兒死後,其帝國分裂,1506年亡於烏茲別克人昔班尼。帖木兒帝國不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但它屬於後蒙古勢力,疆域大部分在原四大汗國的地方。帖木兒的後裔巴卑爾1526年南下印度,建立莫臥兒帝國
寄件者 2012年1月29日< /td>

蒙古帝國九白紋章

[編輯] 對後世的影響

[編輯] 正面的看法

蒙古帝國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從東亞到中亞、西亞、東歐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帝國。蒙古帝國的建立加速了東西方的文化、技術交流,促進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整個絲綢之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只有一個國家控制,這使得東西方的商貿往來比其他戰亂時期要容易得多。在中國,元朝的建立使得長期處於分裂狀態的中國獲得了統一,也為現代中國的版圖奠定了基礎。歐洲使節和商人帶回的信息,使其對世界的了解大為擴展。
元朝的驛站制度,形成了當今郵政的原型。[來源請求]

[編輯] 負面的看法

成吉思汗曾 夢想「讓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場」。無數古代文獻都記載,在蒙古帝國的擴張過程中,無數的古代文明遭到徹底毀滅,無數個城池被夷為平地,根據R. J. Rummel估計,在蒙古帝國的入侵下有3000萬人被殺。在蒙古帝國對西方的擴張過程中有2,000萬人被屠殺;整個亞洲的人口分布亦發生重大變化。 David Nicole 在The Mongol Warlords中說,「恐怖和大規模滅絕反對者是蒙古人屢試不爽的戰術」[6]。伊斯蘭世界的東半部經歷了恐怖的死亡與毀滅。從1220年到1260年,由於大屠殺和饑荒,波斯的總人口從2000萬下降到200萬[7]。在中亞河中地區大呼羅珊,自希臘—巴克特利亞王國時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統被徹底毀滅,同時也伴隨著無數良田成為荒蕪和沙漠化;在西亞,自古巴比倫時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統被徹底破壞,大量良田成為荒蕪。在花剌子模王國的城市:訛答刺、塔什干、塞格奈克、真德、別納客忒、忽氈、不花刺城〔今布哈拉)、撒馬爾罕玉龍傑赤、巴里黑(巴爾克赫)、尼沙普爾(內沙布爾)、可疾雲(今伊朗德黑蘭省加茲溫)、圖斯(今伊朗霍臘散省馬什哈德北)、達蔑干〔今伊朗馬贊德蘭省達姆甘〕、西模娘〔今伊朗德黑蘭省塞姆南)、刺夷〔今德黑蘭之南)、哈馬丹〔今伊朗西部哈馬丹)、 贊詹、哈侖、莫夫(馬里) 、也里〔赫拉特)、 塔里寒城〔今阿富汗木爾加布河上游以北)、范延〔巴米安〕、加茲尼城 、八魯灣〔今阿富汗查里卡東北〕、內薩(土庫曼阿什哈巴德東)、庫木、梯弗里斯〔今提比里西〕、蔑刺合(今伊朗東亞塞拜然省馬臘格)、阿爾達比勒、沙馬哈 〔今亞塞拜然舍馬合〕城、 克里米亞蘇達克城〔今烏克蘭克里米亞蘇達克〕、奧可斯、、木鹿蘇薩納西切萬、 比特利斯、阿爾吉斯、蔑刺合、迪亞巴克爾、埃爾比勒地區、剛加、尼西比斯地區、阿尼、卡爾斯城、錫瓦斯、額爾哲魯木城、埃爾津詹、托卡特、開塞利城、起刺 特、阿米德、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蔑怯思城、里亞贊、科羅姆納、莫斯科、蘇茲達爾、弗拉基米爾城、雅羅斯拉夫城、特維爾城、切爾尼戈夫、乞瓦(基輔)、加利奇國、赫梅爾尼克、桑多梅日城、克拉科夫城、摩拉維亞、奧拉迪亞、瓊納德、佩斯城、斯普利特、科托爾、巴格達佩斯阿勒頗等七十多個城市,都被蒙古軍大規模屠城和摧毀村莊,故意大量殺死當地百姓,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城,極大地破壞了當地的生產力。歷史學家估計匈牙利當時200萬人口中的一半都死於蒙古入侵[8]。基輔羅斯幾乎所有的城市均被摧毀,投降者作為奴隸,大部分因繁重的勞役很快死去,戰俘則加入蒙古軍隊繼續西征[9]。大約一半的俄國人死於蒙古入侵。但是,Colin McEvedy的《世界人口史地圖集》(1978)估計俄國歐洲部分的人口從入侵前的750萬下降到700萬[6]。中國人口在蒙古入侵的50年間銳減了一半。在蒙古入侵以前,中國(包括金國西夏宋朝大理國)人口約有1億2千萬,而到1280年(1279年完全佔領)只有6,000萬人[10]。中國繁華的金國宋朝被消滅後,經濟、文化停滯不前甚至倒退。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中國並未促進民族交流和繁榮,相反地,蒙古統治者把人民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激化了民族意識與矛盾,直接導致了元朝的覆滅。

[編輯] 蒙古帝國和黑死病

通常認為,1346年,在蒙古金帳汗國軍隊進攻黑海港口城市卡法(又譯克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時,用拋石機將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屍體拋進城內,這是西方社會有紀錄以來第一次細菌戰[11]。鼠疫原產中亞,其攜帶者是土撥鼠。在蒙古帝國之前鼠疫曾多次傳入中國,所以雖然中國也曾發生過地區性鼠疫傳染,但中國人也逐漸有了對鼠疫的免疫力,而歐洲人則在此之前從未接觸過鼠疫。在卡法的一個熱那亞商人將帶病的跳蚤無意間帶到義大利,於是鼠疫在歐洲廣泛傳播,造成2,000萬人死亡,成為令人聞之色變的「黑死病」,因為鼠疫患者皮下淤血、全身發黑而死。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鼠疫是絲綢之路上的商人把病菌帶到中東,然後又傳播到歐洲的。
黑死病使得中世紀的歐洲失去1/3的人口,對人的關心的人文主義隨之覺醒。歐洲人文主義文學的第一部代表作《十日談》就是薄伽丘在黑死病泛濫最猖獗的時期寫成的,描述1348年發生在義大利的可怕瘟疫。歐洲就此迎來了文藝復興的曙光。

[編輯] 對各國的影響

  • 蒙古帝國橫跨東、中、西亞和東歐巨大的疆域。在蒙古四大汗國衰敗之後,前欽察汗國屬國的莫斯科公國崛起並佔領了從前欽察汗國中的相當一部分,成為後來著名的俄羅斯帝國莫斯科公國統治者曾經代表蒙古進行收稅,因為蒙古人很少視察他們佔有的土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的蒙古帝國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俄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來源請求]。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特魯別茨科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在佔領喀山阿斯特拉罕後才成為強國。莫斯科公國的貴族就有20%曾與蒙古人通婚,[來源請求]莫斯科公國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衣服也受蒙古影響,軍制與法制是從蒙古學的。俄羅斯人也被圖蘭化。
  • 歐洲,由於蒙古鐵騎連下數十城,佔領多個國家,歐洲君主十分恐慌。後來有了「黃禍」一說泛指所有東亞黃種人帶來的威脅時,常回溯用於蒙古帝國時期。
  • 日本,為了對付元軍入侵而進行的全國範圍的改編使得其經濟和軍事都處於重壓之下,並且整個國家的資源使用已經到了極限。元軍入侵也使得日本幕府找到了繼續統治國家的藉口而不是將權力交給天皇。他們之後一段時間繼續加強九州的防務,那裡的許多軍事設施很多年後還有效。由於戰後受貨幣經濟影響,幕府無法恩賞抗元官兵,加劇了國內矛盾。最終後醍醐天皇滅了鎌倉幕府
  • 朝鮮半島高麗王朝在蒙古帝國屢次大舉入侵後,歸順於蒙古,成為附庸國之ㄧ。蒙古人主政的元朝被推翻後,漢人建立了新的朝代──明朝,忠於蒙古的高麗國王無法認同,遂派出將軍李成桂攻打明帝國。但是親近明帝國的李成桂鴨綠江附近舉師回朝,兵變推翻高麗國,建立朝鮮王朝

[編輯] 其他影響

  • 有學者發現,在蒙古、中亞附近,多達8%的男性人類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代,全球有至少1,600萬這樣的男子。[12][13]

[編輯] 蒙古帝國和中國的關係

關於蒙古帝國和歷史上的中國的關係,有多種看法。

[編輯] 元朝包括整個蒙古帝國,為中國的一個朝代

持這一觀點的學者的理由如下:[來源請求]
  • 蒙古部落有一段時間曾為金朝的附屬國,而且元朝定都大都(原金中都),管轄地主要是現在的中國的疆域,所以元朝是宋朝明朝之間的中國的一個朝代。清史稿也有清朝版圖僅次於元朝之說法。
  • 四大汗國與元朝在一段時期內保持了名義上的宗藩關係,四大汗國仍然奉元帝國為原大蒙古國的正宗,所以整個蒙古帝國,從多瑙河日本海,在某種意義上都是「中國的元朝」的疆土。
  • 蒙古民族與漢族同來源於東亞人種(漢族人種或蒙古利亞人種),現在蒙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
  • 蒙古國的獨立在法理上講是中國賦予的,而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蒙古族人口超過蒙古國全國人口,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蒙古族自治區面積小於蒙古國全國面積,中國蒙古族的蒙古語保留了更古老的蒙古語傳統,據此有人認為,今天的中國才真正是蒙古帝國的繼承國。

[編輯] 大元帝國(元朝)是中國的一個朝代

這種說法認為由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國是中國的一個朝代,即元朝,但原屬蒙古帝國的其他汗國並不是中國的組成部分。關於元朝為中國朝代的理由同前一觀點,但由於忽必烈違背大汗選舉傳統即位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四大汗國紛紛脫離他的統治。元朝於1271年建 立時,和四大汗國實際上已經處於並列關係,而各汗國各自為政,互不隸屬,有時甚至互相敵對,而且它們的政治制度和統治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此外,對於任何 兩個國家而言,即使在某段時期內曾保持某種宗藩關係(無論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但宗主國與藩屬國仍然並非一個國家,就好比歷史上朝鮮越南等國曾長期奉中國為宗主國,甚至在五代十國之前長期屬於中國疆域。但它們本身並非中國的一部分。因此,元朝可以作為中國的一個朝代,而四大汗國則不屬於中國。

[編輯] 中國曾經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

這種說法認為由於蒙古帝國征服了包括西遼花剌子模王國、亞美尼亞喬治亞羅姆蘇丹國金國西夏吐蕃諸部、基輔羅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摩爾多瓦波蘭高麗國大理國、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敘利亞阿尤布王朝宋朝蒲甘王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參見蒙古軍征戰),包括現位於今中國境內的西遼西夏吐蕃諸部、大理國南宋等,只是當時蒙古帝國疆域的一部分。最先脫離蒙古帝國統治看就是在中國地區的漢人建立的明朝所推翻。
1963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和《紅旗雜誌》聯合發表的「九評蘇共」中第四評《新殖民主義的辯護士》中說:「成吉思汗是當時蒙古的汗,中國和俄國,都是遭受侵略的。」[14]在這之前,魯迅也持此看法[15]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來源

  1. ^ 窩闊台汗國建於1225年1309年察合台汗國建於1227年1571年金帳汗國建於1242年1502年伊兒汗國建於1256年1353年
  2. ^ 北元1388年去年號,1402年鬼力赤殺死北元皇帝坤帖木兒,去元國號,改稱韃靼,去帝號,復稱可汗。
  3. ^ 蒙古帝國伊兒汗國宰相拉施特(1247?~1317年)的著作《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記載:「當始自伊斯蘭教曆602年7月的巴兒思亦勒即虎年[1206 年]幸福地蒞臨時,初春,成吉思汗下令建九腳白旄纛,隆重地召集舉行了大忽里勒台。」在這次忽里勒台上他獲得了「成吉思汗」的尊號。」
  4. ^ 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成吉思汗法典》出版發行
  5. ^ 北元1388年去年號,1402年鬼力赤殺死北元皇帝坤帖木兒,去元國號,改稱韃靼,去帝號,復稱可汗。
  6. ^ 6.0 6.1 Mongol Conquests
  7. ^ Battuta's Travels: Part Three - Persia and Iraq
  8. ^ The Mongol invasion: the last Arpad kings
  9. ^ The Story of the Mongols Whom We Call the Tartars= Historia Mongalorum Quo s Nos Tartaros Appellamus: Friar Giovanni Di Plano Carpini's Account of His Embassy to the Court of the Mongol Khan by Da Pian Del Carpine Giovanni and Erik Hildinger (Branden BooksApril 1996 ISBN 978-0828320177)
  10. ^ Ping-ti Ho, "An Estimate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Sung-Chin China", in Études Song, Series 1, No 1, (1970) pp. 33-53.
  11. ^ Svat Soucek. A History of Inner As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521-65704-0. P. 116.
  12. ^ Zerjal, Xue, Bertolle, Wells, Bao, Zhu, Qamar, Ayub, Mohyuddin, Fu, Li, Yuldasheva, Ruzibakiev, Xu, Shu, Du, Yang, Hurles, Robinson, Gerelsaikhan, Dashnyam, Mehdi, Tyler-Smith (2003). "The Genetic Legacy of the Mongols".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72): 717–721.
  13. ^ 勇武統治者成吉思汗有後裔男性1600萬
  14. ^ 新殖民主義的辯護士——四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 人民網 [2012-01-03].
  15. ^ 魯迅雜文《吾國征俄戰史之一頁》:
    …… 這只有這作者「清癯」先生是蒙古人,倒還說得過去。否則,成吉思汗「入主中夏」,朮赤在墨斯科「即汗位」,那時咱們中俄兩國的境遇正一樣, 就是都被蒙古人征服的。為什麼中國人現在竟來硬霸「元人,為自己的先人,仿彿滿臉光彩似的,去驕傲同受壓迫的斯拉夫種的呢?倘照這樣的論法,俄國人就也可 以作「吾國征華史之一頁」,說他們在元代奄有中國的版圖。倘照這樣的論法,則即使俄人此刻「入主中夏」,也就有「歐亞混一之勢」,「有足以壯吾國後人」之 後人「之勇氣者」矣。嗟乎,赤俄未征,白痴已出,殊「非吾國戰史上最有光彩最有榮譽之一頁」也!
  • 《草原帝國》-勒內·格魯塞,法國1995年,藍琪譯
  • 《蒙古帝國史》-勒內·格魯塞,法國,1986年,龔鉞譯
  • 《世界征服者史》-志費尼,伊朗2004年 ,商務印書館,何高濟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