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十惡十善

文章日期:2012-02-21 19:59
十惡,或稱十惡業道十不善道,在佛教中指十種嚴重程度之惡行。

 佛教

佛教認為,行此十惡者當招致地獄、餓鬼和畜生這「三惡道」苦報的惡業。《南史·高逸傳論》指出:「今則十惡,墜及五無間,刀樹劍山,焦湯猛火。」
佛說未曾有經》記載:「起罪之由,為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
  1. 殺:謂殺害生命。
  2. 盜:謂盜取財物。
  3. 淫:謂淫狎行動。
  4. 妄語:謂虛誑不實之語。
  5. 綺語:謂雜穢不正之語。
  6. 惡口:謂罵詈惱人之語。
  7. 兩舌:謂離間兩方之語。
  8. 慳貪:慳吝貪奢。
  9. 嗔恚:嗔恚忿怒。
  10. 邪見:闇昧迷理。
在一些佛學書籍中,用詞雖略有不同。《佛學常見辭彙》分別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貪慾、嗔恚、愚痴。
十善(或十善業道十善業)是十種善行。十善有兩種:一止二行。止則但止前惡,不惱於他。行則修行勝德,利樂一切。

佛教

十種善,即不行十惡業。在一些佛學書籍中,用詞略有不同。《佛學常見辭彙》所列內容分別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
由於與十惡相對,所以十善業的具體內容是:
  1. 不殺生:謂不殺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非但不殺,還當行放生之善。
  2. 不偷盜: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偷盜之善。非但不盜,還當行布施之善。
  3. 不邪淫:謂不行邪淫情慾事,即是止淫之善。既除邪淫,還當行清淨梵行之善。
  4. 不妄語:謂不利用虛言誑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還當行實語之善。
  5. 不兩舌:謂不在中間挑撥離間,即是止兩舌之善。既不兩舌,還當行勸人和合之善。
  6. 不惡口:謂不粗言惡語罵辱他人,即是止惡口之善。既不惡口,還當行柔和軟語之善。
  7. 不綺語:謂不阿諛奉承、花言巧語,即是止綺語之善。既不綺語,還當行質直正言之善。
  8. 不貪慾:謂不貪著情慾財富、貪得無厭,即是止貪之善。既不貪慾,還當行清心寡欲之善。
  9. 不嗔恚:謂不生暴躁、忿怒之心嗔恨於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還當行慈悲忍辱之善。
  10. 不邪見:謂不持邪見偏見異見、執非為是,即是止邪見之善。既不邪見,還當行正信正見之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