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量子傳輸不再是天方夜譚,將徹底顛覆當代通訊方式

量子傳輸不再是天方夜譚,將徹底顛覆當代通訊方式

By Adam Mann   | 23 十月 2012
量子隱形傳輸模擬。粒子從衛星傳送至兩處位於地球的中繼站。

國際間的量子隱形傳輸(quantum teleportation)太空競賽愈演愈烈!各國紛紛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研究量子隱形傳輸技術,也就是透過衛星,從太空中將量子資訊傳輸至地球,徹底顛覆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方式。
量子隱形傳輸不是什麼「某天可能會實現」的天方夜譚,不但已有多次實驗成功,現在研究人員更放眼天空,希望能有所突破。其實這項技術,真的離實現不遠了,現在只剩下些瑣碎的技術挑戰(和欠些資金贊助)而已。
不過千萬別以為有了量子隱形傳輸,就可以立刻把人或物品變不見,然後出現在另一空間;它並不是電影《星際爭霸戰》中的「把我傳送上去,史考特」 (Beam me up, Scotty)的技術,也不像哈利波特的魔法,而是更為先進的訊息傳遞方式,牽涉的技巧可能更駭人聽聞——將一個次原子粒子從現有的量子狀態分離開來。
「一旦你分解了某個粒子的現有狀態,即可在另一處,重新製造此一粒子」,曾在1993年共同撰寫首篇量子隱形傳輸研究報告的IBM物理及電腦科學家Charles Bennett解釋。
雖然1993年所發表的報告,純粹基於理論性的推論,但自那時起,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完成多起實驗,將量子傳輸至其他地方,而且距離愈拉愈長。
去年就有中國和奧地利的兩組科學團隊,在空曠地帶成功利用雷射光束,將光子運至60及89英哩遠處,打破了2010年時僅10英哩的紀錄。其實 2010年的紀錄,也是由同一組中國研究團隊創造出來的,但僅僅花費1年時間,量子傳輸的距離就已超出好多倍。這項進展,讓許多科學家更野心勃勃地著眼於 下一步:
利用在地球軌道運行的衛星,將粒子和資訊,迅速傳送至位於地球的中繼站。
如果發展成功,間諜便可透過衛星,進行量子傳輸,來回傳遞大量資訊,且無法破解。另外,如果研發出量子電腦——遠比現代電腦來得更小、功能更為強大,能處理更複雜的情況,更能快速地進行數字演算,甚至會淘汰現代的加密系統,轉成用量子傳輸媒介進行傳輸,然後加以連結,建立一套像網際網路一般的量子網際網路。
中國計劃在2016年發射衛星,裝載相關設備,以進行量子傳輸實驗;歐洲、日本、加拿大太空機構也預計在未來幾年之內,籌措資金,發展量子傳輸衛星 計劃;相較於其他國家,美國在此一領域的進展,因受到官僚程序、人事更迭之累,落後許多,自2008年起,美國的量子通訊研究便無法獲得政府支持。
在這新科技的競爭中落敗,也就意味著,無法享有量子通訊可能帶來的優勢及利益。
奧地利團隊利用雷射光束,將光子從加那利群島中的特內里費島,傳送至拉帕爾瑪島。

量子傳輸技術
至於要如何進行量子傳輸呢?主要是運用量子力學技巧,讓科學家能同時創造出兩個完全一致的粒子,被稱之為「糾纏態粒子對」(Entangled Pair)。
假設你有一對糾纏態的光子,而且試圖測量它們的偏振態(Polarization),也就是他們的振動方向,如果其中一個光子是垂直偏振,另一個一定也是垂直偏振。
但量子力學仰賴機率,也就是說,在測量粒子的偏振態之前,它可能是垂直偏振,亦可能是水平偏振,兩者的機率各為50%。根據量子力學的標準解讀,在 測量之前,所有粒子都同時處於垂直/水平偏振狀態,但只要出現了「糾纏態粒子對」,你就可以只測量其中一個粒子,便可知道無論距離為何,在遠方的另外一個 粒子,一定也是具有同樣的特性。
「就好像是兩個人在玩擲骰子一樣,每次他們獲得的點數都一定相同;雖然是隨機擲的,但結果一定相同。」維也納奧地利科學研究院物理學家Rupert Ursin解釋道,他的團隊在不久前,打破了量子傳輸的最遠紀錄。
當然,如果只有骰子的話,是不可能製造訊號,或傳輸訊息。就好像你給朋友一個骰子,事前告訴他如果擲出雙數是0,如果擲出單數是1,然後叫他到另一房間去擲骰子,由於是隨機擲出,所以最後你朋友擲出來的結果,是一連串的0和1這兩個數字。
為了賦予這些訊息一些意義,你需要「量子傳輸」。這時,必備的要件包括三個次原子粒子,也就是光子;其中兩個光子,是「糾纏態光子對」,而第三個,則包含了你想要傳輸的訊息。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傳輸是如何進行的。舉例來說,假設我們把「糾纏態光子對」的一個光子放在洛杉磯,另一個放在紐約,位於洛杉磯的科學家, 同時測量糾纏態光子對中的光子,以及非糾纏態光子對的光子,她不需要完全找出兩者的特性,只要進行比較——看他們是一致,還是相反——在測量中,兩個粒子 會被損毀。假設她發現的粒子是相反的,然後把這個消息傳給紐約同事;之後,在紐約的科學家會測量他手中的糾纏態光子,然後無論獲得什麼結果,與其相反的, 就是他想要收到的訊息。
首篇量子傳輸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Charles Bennett最喜歡用美國中情局(CIA)幹員審問證人的例子,來說明什麼叫做量子傳輸。
有位住在西雅圖、名叫Alice的女性,獲得一個CIA迫切想知道的訊息,才能化解一場恐怖攻擊。CIA想在華府的總部審問她,但Alice卻拒絕配合。所幸,CIA幹員中有一對神奇的雙胞胎,分別叫做Romulus和Remus,他們在回答是非題時,答案永遠是一致的。
所以,CIA派了Remus去西雅圖,不是去審問Alice,而是看她和Remus相處得如何。兩人見面、了解了之後,Alice發現她討厭 Remus, 對每個Alice可能會回答yes的問題,Remus都回答no。所以Remus只要告訴他在總部的長官,他跟Alice的答案都是相反的,而總部只要詢 問在華府的Romulus,就知道Alice的答案為何了。
不過,就像Remus和Romulus一樣,兩人一開始是一起現身在華府,研究人員也不可能一開始就把糾纏的粒子對,正好放在要進行量子傳輸的兩個 地方。所以在實驗中,研究人員通常是在一個地方,製造一對糾纏態粒子對,然後測量其中之一,再與第三個含有信息的非糾纏態粒子相比較。然後他們使用雷射光 束,將兩者之間的相對性,和剩下的糾纏態光子一併寄到別的地方。
由於次原子粒子非常的微小和脆弱,因此容易遺失,也就是說,實驗人員必須極度小心,注意處理程序。剛開始的實驗,僅進行了短距離的粒子傳輸,如在幾吋之內。後來研究人員才慢慢延伸粒子傳輸的距離,從幾英呎,延伸至幾百英呎。
「現在我們想進一步證明,這種傳輸方式可擴及世界各地」,帶領奧地利量子距離研究團隊的維也納大學物理學家Anton Zeilinger說。如果透過玻璃纖維傳輸,光子在過程中會被吸收,因而消失殆盡,所以「方法之一,就是我們透過衛星進行量子傳輸。」

http://wired.tw/2012/10/23/quantum_satellite_teleportation_1/index.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