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馬要歷史定位或當歷史罪人?

http://www.peoplenews.tw/news/90c7444d-5c3d-4006-8b5d-60eda789cda8

馬要歷史定位或當歷史罪人?





資深媒體人、現任Taiwan News副社長兼總編輯;曾任台灣日報總編輯、中央社社長、玉山周報社長
馬要歷史定位或當歷史罪人?
馬政府從化獨漸統走向維持現狀的立場轉變,與習近平上台之後,不斷施加談判壓力,北京圖窮匕現,馬已無模稜兩可空間。(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馬 政府決定派前副總統蕭萬長出席北京APEC高峯會,馬總統希望藉APEC場合舉行「馬習會」,以奠定個人歷史地位的的夢想已告落空。儘管未來舉行「馬習 會」的機率仍在,但場合、頭銜只能任對方予取予求,條件只會愈來愈被矮化,不僅台灣人民難以接受,馬政府想必也不敢貿然答應。形勢演變至此,與其繼續對 「馬習會」懷抱幻想,不如回歸現實,在僅餘任期內做出幾件裨益人民的好事,反而可以歷史留名。馬的歷史定位不在兩岸,在台灣,答案已經非常清楚。
馬 如果認清事實,站穩台灣土地,落實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基本價值,即可扭轉民望,找到應有定位,不至淪為史上最爛總統。舉例而言,馬若斷然解決黨產問 題,將對台灣民主做出貢獻,歷史必會記上一筆。此事完全操之在我,不必看中國臉色,也屬黨主席權限。台灣司法公信淪喪,馬無疑為幫兇之一。以九合一選舉為 例,即有國民黨候選人不配合退選遭押,也有人擔心官司纏身中途退選;藉司法追殺對手,更絕不手軟。馬如能懸崖勅馬,堅守司法中立,歷史評價自然不同。其它 如,防止兩岸權貴資本介入台灣媒體、讓未獲司法公平對待的阿扁總統返家治療,亦可改變國人觀感,化解社會矛盾。馬掌握總統權力,可為之事甚多,且多屬輕而 易舉之事。為或不為,就在一念之間。
日前,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針對馬總統國慶談話支持港人爭取真普 選一事,再度批評「台灣方面不應對此說三道四」,馬政府隨後出手反擊。陸委會指台灣實施民主憲政,台灣人民對民主制度與生活方式的堅持,「大陸必須尊重與 理解」,期盼大陸傾聽香港民意,讓香港的民主進程順利發展。馬政府上台之後,對中國向來卑躬屈膝,這次表現算是比較有guts,北京出來潑婦罵街,也在預 料之中。
港人為爭取特首真普選發動的佔中行動,受到國際矚目,西方領袖也伸出援手。馬總統表達堅定 支持港人,並引用30年前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時說過的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呼籲北京比照辦理,「讓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實現「港人治港,高度自 治,普選特首,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范麗青立即公開譴責「台灣方面」對香港政改不應說三道四。她還意有所指,警告「台灣方面」應多做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之事,「而不是相反」。
面對中國厲聲斥責,馬政府第一時間未予回應,實為失策。國台辦一個小小發言 人,竟然指著台灣總統的鼻子「說三道四」,政府默不作聲,成何體統?幾天後,范麗青在記者會重申北京立場,馬政府抓住機會予以反擊,雖然反應已慢半拍,終 究還是把話了出來,算是亡羊補牢。馬政府不像過往一樣,對北京逆來順受,唯命是從,轉變的背後,耐人尋味。
習 近平9月26日在接見台灣統派團體時,提出「一國兩制」是實現統一的最佳方式。總統府立刻重申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強調政府和人民無法接受「一國兩制」說 法。江揆也聲明,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中華民國從來不接受「一國兩制」的政策。他強調自己所講的話,將留為後世正式歷史紀錄:「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 家,以憲法做為伸張。」府院相繼表態 ,無異打了習近平一巴掌,北京不滿,自在意料之中。趁馬總統國慶談話力挺香港民主之際,一併算帳,意圖甚明。
馬 政府對中國立場轉趨強硬,從不惜撕破臉指張顯耀為共諜,已有蛛絲馬跡可尋。9月中,江揆答覆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質詢時表示「兩岸統獨問題與蘇格蘭無法相提並 論,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不需要透過公投再追求一次獨立」,未來是否可能推動「統一公投」?江表示「從來沒有討論」。江也強調,「政府重視如何維持台 灣以主權獨立的中華民國身份存續,任何有別於這種想法的,都不符合憲法,也不符合人民福祉」。
國慶 前夕,馬英九接見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訪問團時強調,他上任以來與美國在安全政策上的配合,密切程度為「歷來新高」,希望美國能繼續對台軍售,發揮嚇阻兩岸戰爭的作用。 10月13日,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蔡玉玲到立院進行業務報告,主動表示達賴曾三度訪台,如果達賴再提出來訪要求,政府會考量主客立場、時間等因素,歡迎達賴 再度來台。北京極力阻撓達賴出訪,為此不惜開罪西方大國,馬政府主動示意歡迎達賴來訪,不惜踩北京痛腳。馬政府兩岸路線轉變,值得進一步觀察。
馬 政府過去一再保證,台灣簽ECFA可以增加就業,不簽會被邊緣化,台灣會完蛋。ECFA簽署後,台灣經濟不但未見好轉,反造成技術流失,產業競爭弱化,上 班族薪資探底,失業率居高不下。中國動用國家之力扶植民營企業,讓市場成為價格殺戮戰場,兩岸經貿已非互補關係,中國是台灣主要競爭對手,許多台商大企業 太過依賴中國,身陷泥淖。台灣四大產業的面板、DRAM、太陽能及LED,也因中國惡性競爭,虧損累累,淪為四大「慘業」。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愈緊密,經 濟成長就愈緩慢,人才、資金、就業機會外流,經濟向下沉淪。中國最近更公然阻止台灣與澳洲、馬來西亞簽訂FTA,欲將台灣鎖死在中國。
不 但經濟傾中,馬政府主政以來,台灣主權亦明顯流失。馬多次強調兩岸定位為「一國兩區」、「不是國與國關係」、「不推動兩個中國、不推動一中一台、不推動台 灣獨立」。馬自詡兩岸關係為六十年來最好狀態,雙方簽署協議達21項之多,但人民的生活每下愈況,國家安全岌岌可危。下屆美國總統呼聲最高的前國務卿希拉 蕊接受台灣《商業周刊》專訪時,五度提醒兩岸關係正面臨轉捩點,台灣依賴中國太深會變得脆弱,應把握「到此為止,不能越界(this far but no farther)」的底線,否則恐步上烏克蘭後塵。
馬政府從化獨漸統走向維持現狀的立場轉 變,與習近平上台之後,不斷施加談判壓力,對台態度轉趨強硬有關;北京圖窮匕現,馬已無模稜兩可空間。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對中依賴使台灣經濟陷 入困頓,太陽花學運適時制止馬政府傾中政策;加上馬習會破局,九合一選舉逼進,種種因素使兩岸關係出現微妙轉變。美國重返亞洲,也迫使台灣必須做出選擇。 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指出,兩岸關係「以前很健康,現在慢慢比以前差,體質變弱,互信變差,很多進行的事情都沒辦法進行,不像以前動能一直都在。現在動能沒 有了,因為互信基礎比較差,但是還沒壞到不好的程度。」
蘇起以罹患「小感冒」形容當前兩岸關係,但強調改正體質還來得及。然而,寄望中國改變體質,不如先把台灣體質調好,兩岸關係終究非單方所能成事。若為追求「馬習會」歷史定位犧牲台灣主權,反將成為歷史罪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