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為什麼奧地利不會被誤認成澳洲,臺灣卻常被誤認成泰國?

http://buzzorange.com/2015/02/24/why-australia-wont-be-misunderstood-to-austria-but-thailand-and-taiwan-would/


1248203303_e2d4849a8d_z
「Where are you from?」他問。
「Taiwan.」我答。
「Thailand?」他又問。
「No. I come from Taiwan.」
我來自臺灣,不是泰國。
此般對話,許多臺灣人出國都要上演好幾遍。
我曾經為了環境議題,參加過聯合國舉辦的世界高峰會。那是三年前吧,這高峰會舉辦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與會者來自一百個以上的國家。我跟幾個參與會議的臺灣人,便被來自歐洲、美洲、澳洲等地的朋友一而再、再而三的問上這問題,當然他們也一再的搞錯:
「你來自泰國?」「不,我來自臺灣」。
當時的我便困惑:為什麼一樣來自亞洲國家,講臺灣沒人知道,但大家卻知道泰國呢?簡單的解釋是因為 Thailand 跟 Taiwan 唸起來很像,但我想,很少外國人會搞混另外兩個國家:Australia 跟 Austria,澳洲是領土廣袤,充滿自然資源的南半球國家,奧地利在二戰之前,則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今天學音樂或藝術的,或是法學跟社會科學的,聽到奧地利仍會肅然起敬。那為什麼奧地利不會被搞錯,臺灣卻會?從世界知名的旅遊介紹媒體的網站,或可一窺究竟。
想要在世界各地旅行,Lonely Planet 的介紹萬不可少。雖然 Lonely Planet 知名的「各地介紹」的小書系列裡,的確有臺灣。但 Lonely Planet 的網站推薦的亞洲景點,卻是印度、印尼、柬埔寨、越南、新加坡、泰國、日本、西藏(圖博)、不丹、尼泊爾、中國,甚至包括過去的絲路路線,而臺灣遍尋不 著。論地理位置,我們離這些地方並不遠,卻離大家的目光很遠。


(Lonely Planet.com的亞洲旅遊介紹 ,竟然找不著臺灣)
論泰國跟越南被 Lonely Planet 詳加介紹的宗教文化,臺灣更不少,而論工商業發展,我們僅跟在日本之後,照理我們也不該被忽略,那些被亞洲各國夸夸其談的自然景觀,臺灣不只能跟著夸夸其談下,我們還有世界少有的「樹冠層」,更不該被缺漏。但事實就是,不只 Lonely Planet,許多人在想到「亞洲」時,就是沒有臺灣。到底是為什麼呢?
  • 乍看之下的原因
很多朋友會想到的答案是,許多像 Lonely Planet 的媒體是以英語(或歐語)寫成,而英語是世界的通用語,歐語呢,則跟著歐洲國家在歷史上的殖民廣為流傳,臺灣卻不是歐美國家長久以來的殖民地,自然就在國際舞台上失了色彩。
這想法有其道理,像臺灣在甲午戰爭之後成為日本殖民地,跟西化的日本有了接觸,所以今天仍有許多日本人喜歡來臺灣觀光,荷蘭曾短暫曾把臺灣當作商業 的中繼站,於是今天的荷蘭航空依然有路線飛往臺灣,可是臺灣沒有像「越南跟法國」,「印尼跟荷蘭」,「印度與英國」那樣與西方有長久的殖民關係。
問題來了。上述提到,臺灣常常被誤認成了「Thailand」,但正巧的是,泰國並不曾是任何一個歐美國家的殖民地呀?就連在巴西,很多當地朋友都 只聞 Thailand,不知 Taiwan。碰巧的是,曾在一堂「亞洲後殖民文學」的課堂上,認識了幾位就讀朱拉隆功大學的朋友,課後閒聊之娛,我問他們:
「你們在國外常被誤作 Taiwan 嗎?」
「沒有耶。」他們其中一人答道。
  • 國際面目的來源
我們接著討論道泰國的「國際面目」的原因,這問題複雜,牽涉到的歷史非三言兩語能道盡,但他們提供了我一個簡單的觀點:泰國很早就加入了當時由歐洲 主導的「世界賽局」,累積了豐富的對外經驗,也就是真正的國際觀了。重量級的歷史學家華勒斯坦便提出「Interstate System」來形容當時的歐美國家:歐洲國家們彼此競爭,慢慢摸索出主權國家、國際法等新穎的國際架構,建立了一套跨國的秩序。當時許多國家並不深諳此 道,比如日本的德川幕府跟中華帝國的清朝,便因此被入了不平等條約的風暴當中。
相反的,泰王朱拉隆功六世是少數親自留學歐美國家的國王,而在那之前,泰國也已累積了多年跟歐洲國家接觸的經驗,這些都是泰國得以很早就加入「世界賽局」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泰國很早就感受到外國人的威脅,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試圖在「國際」二字當中踩穩腳步。這些經驗,都成為了泰國今天能夠有「國際面目」以及靈活運用國際策略的本錢。
  • 外國人更好奇北韓
除了泰國的國際知名度勝過臺灣之外,北韓恐怕也比臺灣勾起外國人的注意。
赤色北韓的專制與貧窮令人生畏。但奇怪的是,想去北韓「瞧瞧」的外國人,恐怕比想來臺灣多上許多。也是有不少外國人想認識臺灣,但多是臺灣人的「國 民外交」,或是經商取道,少有來臺灣「朝聖」的。如果我們想瞧瞧帝國的餘輝,去一趟倫敦吧。如果我們想看看資本主義的樣貌,去一趟美國華爾街吧。而想掀開 神秘的共產國家,以及人民對於自由的追求(或麻木),很多人會想去北韓一趟。
北韓會在國際上有知名度,不只是十九號生化人金領袖跟他的父親常使用核彈來影響亞洲局勢,也不只是因為他難以抵達(不容易申請過去,而去到那邊要被監管),對很多人來說,北韓的形象跟史詩故事一般的「脫北者」密不可分,脫北者爭取自由的事跡,成為了在國際流傳的故事。

(北韓在國際上的形象不只來自「十九號」的貢獻)
比如說「我們最幸福」一書記述了六個脫北者的回憶,或是「平壤冷麵」一書裡,法國記者葛達廉偽造身分長居北韓的生活經驗,又或是脫北者李炫秀(Hyeonseo Lee)在 TED 上的知名演講「我的北韓逃亡記」,2013 年該演講成為TED.com 上的熱門影片,光是 TED 一個網站,至今已累積超過 390萬的點閱量,如果把其他網站轉載的加進去,說不定逼近千萬點閱。

(圖片截自Ted.com,影片已累積 390萬點閱)
這便點出了「國際賽局」的經驗之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這一點便是「故事性」,臺灣無疑是個充滿故事的寶島,但對於外國人來說,這些故事可能太生疏、太遙遠,所以鮮少會有外國人想專程來臺灣朝聖。
  •  為什麼我們該正視這個問題
有人會問:為什麼要關心外國人知不知道臺灣,他們來不來臺灣又關我們什麼事呢?
英國大詩人曾經說過「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臺灣是個海島國家,人口叢密,不能不跟「國際」打交道,我們從一卡皮箱的傳奇到科學園區的科技能量,讓臺灣在經濟上站穩腳步,但在「國際」上,我們並沒有完全站穩。
經濟的必要與政治的爭議不論,我記得我有一次巧經卡達的機場時,發覺暢銷書區的書架上,放著一本在臺灣不容易找到的書,書名的開頭是 Glocalization,「全球在地化」。
很多臺灣人為了因應「全球化」,要求自己的孩子學習「國際觀」,叫他們多讀些外國報紙,但是,我們連清楚的向外國人表達「我們是誰」都做不到,因為要清楚的表達「我是誰」,並不只是自己英文好就好,臺灣本身的國際形象至悠關我們如何面對全球化的時代。 
當我們介紹「I come from Taiwan」,許多外國人卻誤以為「你來自 Thailand」,我們便該警覺到這一問題,也代表我們還沒有準備好「全球化」,因為當全球跟著科技與經濟的大浪捲在一起的同時,「在地化」,或者說「理解自己是誰」,是面對全球化的先決條件,因為在大浪之前,我們必須先站穩自己的位置。
  • 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問題
臺灣正經過了「在地化」的漫漫長路。當移民臺灣的漢人要變「臺灣人」的時候,日本政府接收臺灣,臺灣又走上了新的「在地化」,適應了新的法律制度、 鐵路的普及、守時的觀念,而二戰後的中華民國,從解嚴到民主,其實是政治的在地化,但在當中,臺灣經歷了高速的經濟成長,曾經,臺北滿是都是一群又一群從 臺中、臺南、高雄北上的移工,他們守候在大橋頭,盼著一天新的工作,這些被寫在「臺北不是我的家」的歌聲裡。
許多在新地方落腳的臺灣人,不認識自己所處的地方,許多守候著家鄉的人,則難以讓外地人理解家鄉的美好,國高中課本的內容不夠深入,力有未逮,而因為臺灣產業多為外銷,在臺灣工作未必能幫助我們理解臺灣的美好,出國工作那更不用說了,這顯然是臺灣找出自己面目的大問題:連自己都不熟悉自己了,該怎麼自我介紹?
有許多人都開始省思這問題,他們或許用設計、音樂、運動、傳統的民俗來幫助大家來看清楚臺灣,而我們則提倡年輕人來一場「玩樂革命」,用玩樂來來翻轉對臺灣的印象,進而翻轉臺灣在面對全球化浪潮時的困難,這正是我們「賣台份子的玩樂革命」在接下來一年要努力的事情。

(作者:  Paul,多個部落格經營者,關心臺灣的年輕人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現在是「玩樂革命」計劃的一員)
加入我們的臉書,追蹤今年的「玩樂革命」計劃:連結
什麼是「賣台份子的玩樂革命」:連結

(文章來源:Mytaiwantour 又見台灣授權;原文出處:為什麼奧地利不會被誤認成澳洲,臺灣卻常被誤認成泰國?;圖片來源:fdecomite, CC Licensed)





Posted by:

BO 肥皂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