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讓善心分享全台灣!聖母院長大器談醫療之愛

http://www.peoplenews.tw/news/c8ec0b84-2434-498f-b1ba-a93a0563daef

陳永興:所有醫療收入不是為了擴張 是為了老人更好的照顧

記者陳文蔚/專訪 2015-03-14 09:32

讓善心分享全台灣!聖母院長大器談醫療之愛
近 來在慈濟事件中被拿來當成「對照組」而享有極高評價的羅東聖母醫院,雖然被極少數宗教人士誣指為「背後唆使」,但該院院長陳永興仍展現大器,不僅肯定慈濟 和證嚴法師過去對台灣社會的貢獻,絕口不出惡言,甚至還呼籲社會大眾,除了關心羅東聖母醫院之外,也希望將資源「善佈」到全台各處需要幫助的角落。
【編 按】在「慈濟事件」中成為「對照組」,突然間一波波台灣社會善的力量源源湧進,讓羅東聖母醫院的捐款出現了大幅度成長,該院院長陳永興醫師感動之餘,更站 到一個極宏觀的角度表示:聖母醫院此時該做的,便是找出醫院的「最適規模」,而不是一味追求極大化,否則,並無助於提升老人照顧的廣度。
有鑑於親老大樓硬體建設經費已經募足,陳永興院長展現大器呼籲,可以將資源移轉到軟體的建設部分,譬如醫療器材或醫護人力的提供;或者,台灣像是虎尾若瑟醫院、恆春基督教醫院、花蓮門諾醫院、埔里基督教醫院、台東馬偕醫院...等善心的醫院,亦盼社會大眾給她們更多關心。
近 期因慈濟內湖開發案討論過程中,一則「為窮人燒借據」的訊息,再次讓羅東聖母醫院受到關注。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陳永興接受《民報》專訪時表示,這次慈濟的事 件除了讓外界省思宗教、慈善團體應一視同仁讓「財務公開透明」外,也讓社會更關心台灣還有哪裡需要幫助,對台灣而言實屬正面。
陳永興更大方呼籲,羅東聖母醫院現在更缺的是人力,至於籌設老人醫療大樓資金已足夠,因此建議捐款可移轉至其他項目,或者多考慮其他更需要幫忙的團體。
身為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第一位非天主教徒的陳永興院長,談到投入醫院經營3年多來,正是靠著社會大眾力量的集結,不但使醫院轉虧為盈,甚至還能完成籌設老人醫療大樓的願望,對於近來慈濟內湖開發案意外引爆宗教團體募款與運用的話題,感受特別深刻。上圖:羅東聖母醫院的外國神父逐漸凋零,但醫療傳愛的的任務未曾停歇。陳永興為此感動,也因此積極奔走募款,終於讓大樓順利開工,彰顯了這些外國神父的大愛。
接受社會善心的眾多團體 應該更體認到財務公開透明的重要性
陳永興院長認為,這次事件對台灣而言是個很好的省思機會,陳永興肯定過去慈濟在社會救助上的努力,一個機構大到一個程度,任何的轉投資事業也都必須接受政府的規範,而這次事件更重要的是提醒大家,任何慈善機構、公益、宗教團體「財務公開」的重要性,應該一視同仁要求。
過 去政府對於宗教團體的經營多半採寬容態度,經過這次事件,社會氛圍也有所改變,同意即便是宗教團體,任何的作為也應該在一個制度上按照正軌來做,這對台灣 來說都是很好的現象,尤其是社會還可因此更關心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幫助,對於台灣社福、宗教團體長期募款不平均與集中化的問題應該會有所改善。
陳永興院長也以他為宜蘭聯合勸募基金會募款經驗為例,談到社福團體長期募款不平均的問題,他指出,國內有很多社福團體募款都很辛苦,即便是聯合勸募中心,在宜蘭一年募款也差不多3、4百萬而已,一個社福團體頂多獲得40、50萬的幫忙。
聖母醫院該作的是找出最適規模 而非一昧求大
由 於近期慈濟事件導致聖母醫院又受到高度關注,陳永興坦言,近期的確又有不少捐款湧入,對一直需要靠募款維持營運的聖母醫院而言,雖是好事一件,卻也也是惶 恐所在。陳永興院長透露,聖母醫院最大一筆資金需求就是興建老人醫療大樓,總經費預估七億元已經募足,即便不少社會善心人士希望能夠濟貧扶弱,但其實在有 了全民健保後,勞工、窮人已經較少為了醫療費用而煩惱,反倒是醫療照顧、老人照顧卻都應該在地化,而聖母醫院此時該做的,便是找出醫院的「最適規模」,而 不是一味追求極大化,否則,將無助提升老人照顧的廣度。上圖:台灣老化程度非常迅速,是全世界老得最快的國家。因此目前最重要的,除了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協助外,還要想辦法怎麼把需求越來越大的老人醫療工作做好。
募錢容易但募人卻非常困難
另一方面,陳永興院長坦言,「募錢容易但募人卻非常困難」,在老人醫療大樓即將落成之際,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軟體,也就是人力的問題,無論是護理師、醫生,甚至看護人力,都是即將面臨的問題,如果沒有這些專業人力的投入,老人醫療也無法達到一定的水準和目標。
因 此,在羅東聖母醫院為窮人燒借據的傳統再引發一波捐款潮之下,陳永興院長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提出呼籲,有鑑於老人醫療大樓募款已經足夠,社會大眾若希望 發揮愛心,可以將資源移轉到軟體的建設部分,譬如醫療器材、甚至於醫護人力的提供;或者,台灣像是天主教虎尾若瑟醫院、恆春基督教醫院、花蓮門諾醫院、埔 里基督教醫院、台東馬偕醫院、彰化、嘉義等都有教會醫院,都正默默從事在地醫療,服務台灣的老人,也需要社會大眾的幫助,社會各界也可以考慮將資源輸送給 這些需要幫忙的在地醫療院所,發揮台灣人有如螞蟻雄兵般的在地善的力量。

走過一甲子,這些從外國來的神職人員凋零泰半,然而,哪怕身體不在了,他們也都選擇台灣做為永生之所,令人動容。


羅東聖母醫院一甲子以來持續從事偏遠地區和山地醫療服務,有時,醫生就在一個涼亭下就開始義診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