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一位新加坡公民的告白:李光耀讓我們膽小到就算快死了還怕被罰

http://buzzorange.com/2015/03/23/lee-kuan-yew-democracy-disappear/

一位新加坡公民的告白:李光耀讓我們膽小到就算快死了還怕被罰

£¨¹ú¼Ê£©£¨2£©Àî¹âÒ«³öÊé»Ø¹ËмÓÆÂË«Óï֮·
 《BO》導讀:提起新加坡,你會想到什麼?或許是乾淨整潔的市容,也可能是口音怪怪的新加坡式英語,還是難以想像的鞭刑和罰款,但還有一個人絕不能遺忘—這個全台首長都搶著觀摩學習的國家,若是沒有傳奇政治人物李光耀的治理,也不會有今天的井然有序、經濟繁榮。
李光耀的評價不一,有人說他是可怕的獨裁者,也有人尊敬他為有遠見的領導者,現在他走了。這四十多年來,新加坡富足了,同時人民也失去了民主的想像,來聽聽一位新加坡公民的真實告白…
  •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教科書灌輸李光耀神人形象
(政府很厲害,凡事交給政府就行了!)
雖然我也姓李,但跟李光耀卻沒有任何的親屬關係。
我來自廣東的祖父母,就誠如李光耀曾說的,都是不識字的、無田無地的農民的後代,而我的父母也不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白領階級。
出生在一九六五年新加坡獨立以後的我,是在李光耀治國模式下成長的一代。雖然沒有經歷過戰爭、暴亂,但我也並非是嘴裡含著金或銀湯匙出生、要什麼有什麼、被慣壞的嬌貴富家女。
我出生時,新加坡剛建國獨立不久,可說跟我一樣正處在童年階段。不過,新加坡就像是個神童,在旁人的指引下,也憑著自己聰慧的天資,在短短的時間裡成功吸引外資、製造就業機會,在經濟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當時,越南仍深陷戰爭的漩渦裡,中國大陸仍然身處「文革」內亂中,而東南亞各國也處在動盪中。這些都給了新加坡起步的優勢,加上李光耀領導的政府以神速的行政效率,在短時間裡整頓了國家秩序,讓我們的經濟發展遙遙領先於同區域各國。
李光耀經常回憶建國初期的艱辛,也不時向人們描述過去的社會動盪。他就像一個經常替子女未來操心不已的老爸一樣,成天擔心我們不懂得珍惜眼前的和平生活,不懂得感恩,永遠只會抱怨,也生怕我們這些不肖子孫很快地蝕了前人所累積的老本。
不過我想,也正因為建國初期多數人「目不識丁」,所以大家都會把希望寄託在一個學識豐富的領導人身上。如果當時人人都是達官顯要、文人學士,各有不同的主見和主張,恐怕那時候的政治鬥爭會更加激烈。
「政府很厲害,凡事交給政府就行了」,這也是在我成長的風平浪靜的歲月裡,自小被灌輸的觀念。
記得我在念小學的時候,在英文教科書裡讀到一篇故事〈Father Knows Best〉(爸爸最清楚)。故事說的是一個小男孩約了其他朋友出海遊玩,卻遭到父親極力阻止。
朋友們出發到海邊那天,小男孩關在房間裡賭氣。媽媽不斷在旁溫柔地勸說:「爸爸最清楚情況,他是為了你好才不讓你出去的。」
後來天氣突然急速轉變,被關在家的小男孩看著窗外風大雨大,開始感到不安。之後,他在電視新聞中得知那幾個朋友在掀起巨浪的海上遭遇不幸。
這時,小男孩才想起媽媽說的「爸爸最清楚情況,他是為了你好……」這句話,才意識到因為爸爸的神通廣大,自己的小命才被保住了,當下對父親多了一分敬意。
這個故事中沒有太多強烈的說教色彩,但篇章裡的人物和價值觀都折射出非常傳統的家長式管理的思想——掌控權力的父親自始至終沒有向小男孩解釋不讓他外出的理由,而賢慧的媽媽也只是不斷地在一旁勸孩子聽爸爸的話。
故事裡的爸爸就像神人似的,最了解外頭的危險情況,而這也成了限制小男孩外出的理由。
我們的領導者李光耀不就像是課文中神人父親的形象嗎?
他非常有威嚴,也最清楚外面世界的情況。對於這種父親形象,大家是又怕又敬。但是眼看大家的日子逐漸好轉,我們知道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
  • 守法比保命還重要,快要死了還怕被罰
(躲在電腦螢幕前的膽小新加坡人,又有多少個願意挺身當砸窗英雄呢?)
我們害怕做錯事,也害怕自己偏離正軌,害怕成為引人關注的英雄,甚至死到臨頭我們害怕的不是自己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而是擔心接到執法當局發出的罰款通知。
455x310.2011.12.16.iPad_121602a
二○一一年底 SMRT 地鐵主要的南北線系統在下班繁忙時間發生嚴重故障,中斷了五個小時。這是新加坡有史以來的地鐵大癱瘓事故,造成一些地鐵列車被卡在隧道內動彈不得。由於故障發生時正好是下班尖峰期,因此當時每趟列車都載著滿滿的乘客。
故障發生後,數以千計的乘客被困在列車中超過一個小時,電流中斷,車廂內空氣流通非常不暢。不過多數乘客都還相當鎮定地等待列車服務恢復。然而等了許久,仍不見列車行駛,大家依然被卡在令人窒息的車廂裡。
被困在黑暗又悶熱的車廂時間久了,氣氛有些緊張,一些乘客也開始感到身體不適。遇到同樣情形,在其他國家可能已經出現騷動或者有不滿的乘客開始搗毀車廂洩憤,但在這裡,大家卻是乖乖耐心等待。
就在這時,在其中一截車廂中,一名男子發現有人呼吸困難,妻子也感到不適,於是想要打開車門讓車廂通風。後來他在黑暗中摸到了一支滅火器,在沒有人反對的情況下,他用力砸破玻璃窗。霎時,車廂內空氣流通許多。
車廂內的一名乘客用手機拍下了滿地的玻璃碎片,並把照片傳給友人。照片隨即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傳開,大家紛紛對砸窗男子的身分感到好奇,甚至將他視為英雄。
這名年輕的男子或許可以一舉成名,成為新加坡人的名人偶像,然後上電視、拍電影或為產品代言,發一筆橫財。但這位「英雄」卻選擇保持低調,始終不願透露姓名也拒絕公開露面,並不斷強調自己不是要搞破壞,而是為了幫助大家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到底他在害怕什麼呢?
一些在同一車廂的乘客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都力挺男子,表示他做了正確的事,希望他不會被懲罰。同樣的,在網路上,線民們都擔心這位英勇的男子會因為破壞車廂而受懲罰,紛紛替他說話。
即便是在事後的記者會上,男子會不會被罰的問題也被提了出來。公司發言人同樣跳脫不開罰款思維,回答:「男子不應該砸窗,而是應該鎮定等待救援,但基於這次情況特殊,公司不會要求賠償。」
在政府過去幾十年的嚴加管制下,新加坡人已經形成了非常典型的思維:死到臨頭了,大家不是挺身共同尋求解決方案,而是擔心這麼做會觸犯條例,可能會被罰款。
也正是因為害怕被罰,大家變得自主性不強,也害怕承擔責任,因為偏離規章做出不一樣的行為是一件冒險的事。
這是在罰款文化下培養出來的國民特性,一般人民因為對法律的恐懼,擔心挑戰制度將使自己失去原本舒適的生活,因此都會遵循一貫的辦事方式,不願意突出自我風格標新立異。然而這種自我束縛的思維並不利於社會創意空間的發展。
難怪線民們都在網上呼籲,我們需要更多砸窗英雄改變社會,在危機時刻挺身而出解救大家脫離困境。但是躲在電腦螢幕前的膽小新加坡人,又有多少個願意挺身當砸窗英雄呢?
延伸閱讀:
為何台灣人總是贏在起跑點卻摔在終點線?
李光耀說給香港人聽的苦口良藥,也正是台灣得吞下的靈丹
高壓、專制、真的要向他們看齊嗎?柯 P 所不知道的新加坡
1(本文:聯經《新加坡,原來如此!:一個成長在李光耀時代的公民真心告白》授權;圖片來源:讀我網。)

Posted by:

BuzzBookworm
閱讀就是張著眼睛做夢。一起分享一個句子、一本書、一個作者、一段書蟲評論。我們要抓到很多書蟲坐在一塊啃書,啃食文字裡的經典不朽和新鮮知識--當然,還要一塊做夢。 本專欄開放投稿,來信請寄 tips@techorange.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