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作家:學再多一樣找不到工作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1780

大環境告訴我們經濟不佳,所以你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工作就是萬幸,許多人也因為這樣的認知,對畢業找工作時碰上的刁難或是工作上的不公平多抱著忍氣吞聲 的態度,但對鑽研政治和媒體的作家肯迪佐(Sarah Kendzior)來說,現代人的危機已經不是工作技能不夠或大學選錯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認知出現危機,她認為現代人正面臨自我價值的流失。

對研究政治和媒體的學者(編註:此處修正為作家)肯迪佐(Sarah Kendzior)來說,現代人的危機已經不是工作技能不夠或大學選錯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認知出現危機,她認為現代人正面臨自我價值的流失,她在《半島電台》上分享了她的觀點:

再專業也沒工作
律師、電腦專家、軍事分析家以及老師,請問這些人的共通點是甚麼?

答案是,他們是一群受過專業訓練卻找不到全職工作的人。從2008年開始,這些人就開始活在脆弱的職涯環境中,他們只能以約聘的身份工作,儘管他們已經花了許多錢接受專業課程的訓練,希望可以避免找不到工作的窘境,但他們還是得和其他人一同為了工作搶破頭。

他們心想,只要忽略心裡面那些對新聞、藝術或是娛樂的夢想,改去找其他的工作的話,生活就會更安全穩定,但到頭來,他們只認識到所謂穩定的工作,其實就是附屬且替代性高的工作罷了。

 換主修一樣沒用
許多失業的畢業生,最常碰上旁人對他們說他們「太不切實際」,他們會被唸說當年應該要選「更實際」的主修科目,像是科學或是電子工程,而不是那些變來變去又討厭的人文社會科。

但現實是,在喊著「降低失業率」的社會中,經濟所牽連到的每個面向都遭受重創,公司開始用約聘人員制取代全職人員,初階等級的工作內容就交給免錢的實習生來做。

所以,就算你在當時選了跟現在不同的主修,也改變不了一個已經破敗的經濟。


熱門科系全失靈 
以美國來說,9%的資訊工程系學生是處在無業的狀態,14.7%的資訊管理系學生也找不到工作,事實上,來自STEM背景的畢業生──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醫藥(medicine)──找不到工作的比例正創下歷史新紀錄,和經濟衰退前的景況一比,現在來自STEM背景的學生們,他們面對的失業率比過去高了2倍多。

再看到法學領域好了,美國法律系畢業生們的就業市場也正在萎縮,2011年時只有55%的學生有全職工作,就算是佔去相當多國家預算的美國大兵,現在也因為國家預算刪減的關係不再是熱門的畢業出路

現代社會的問題,並不是選錯了主修或是專業訓練不夠,而是「人」的價值正在流失中。


你拿到博士學位,然後呢
畢業生往往是最常因選錯跑道被訕笑的一群人,他們在發現有76%的教授是約聘來的,而且不少人還是低薪的現實後,就會聽到旁人質問他們:「你拿到博士學位了,然後呢?」

事實上,教職工作市場變得「前途無亮」已經是持續好幾十年的現象,然而在2008年前,拿到博士學位的人起碼還可以有不差的工作待遇,但從2009年開始,有40%的博士生發現自己不再有優勢,但同時間博士生的候選人數仍不斷攀升;博士生的出路變成以下幾樣:附屬在他人機構中工作,或是成了那些有漂亮職稱,但實際上是不領薪的「非支薪人員」、「教授特助」或是「協助研究發展的自願者」等等。


花上數年拿張沒用文憑
但就算現在高等教育已經不等於找到好工作,你還是會看到莘莘學子前仆後繼湧入研究所,某些看不下去的人就會翻白眼地問:為什麼年輕人要為一張沒甚麼價值的畢業證書花上好幾年?為什麼不去找工作?

準備進研究所的學生們就會反擊說,因為當他們發現那些大學畢業去找工作的同學們,有的人是空轉好幾年找工作,有的是從實習生做起,好一點的就算找到工作, 卻因為薪水太少必須繼續依靠家裡,對他們來說,還可以享受健保保護的研究所生活似乎明智的多。(編註:美國沒有全民健保,但學校會要求學生強制保險。)

接著,不置可否的人又會繼續說:「但這不只是在看現在你賺了多少錢,而是要看你進研究所後,沒有工作這段期間流失掉的錢」。

出社會一陣子的人,那些大約30歲上下、在蕭條經濟中打拼賺取微薄薪水的上班族們,此時也會跳出來加入辯論,他們會說類似這種「先找工作」的建議他們以前也聽過,但他們其實沒有因為這樣得到甚麼好處,他們會對20多歲的畢業生說:你很難替已經失去的事情做好甚麼計畫。

我們現在就像是處在光的盡頭一樣。

 後雇傭時期:錢永遠不是你的 
如果你今天是一位35歲上下,或是再大一點的人,那麼以前經濟情況中會講的規範就不適用在你身上,你現在等於是在「後雇傭經濟時期」(post-employment economy):一個公司企業決定不要付薪水的時期,當然,你會發現公司還是在獲利,公司還是在賺錢,但那都不是給你的。你會繼續作著沒有加薪、沒有福利或沒有額外保障的工作。

想好好過活,已經成了會讓人稱讚的渴望。


個人價值由營利者決定
其實,高等教育的迷思不過就是病了的經濟社會中的一種癥狀,當大學院校都在自吹自擂校院排名,表明斥資多少天價在軟硬體設備上時,他們只是想掩飾學校在師 資管理上的不足,學校中的教職員被灌輸了念頭:是他們自己接受低薪工作,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專業讓他們的價值變得「有限」,不過呢,在一個沒人討論價值的市 場中,這個部分可以省略。這倒是讓那些總想著要讓獲利和價值極大化的人省事不少。

有關大學主修科目的爭議,其中在「個人技能」這個項目上已經被重新定義成,當畢業生出社會後可以在公司企業裡面展現的能力,如果把這種不公平的概念再延伸 到在學大學生的層級時,那麼大學生學到的個人技能──不管是這個學生主修的領域或是教他的人──都會被定義成「沒用」。所謂的有用還是沒有用,碰上了掌管 營利的人來決定時,就是得被重新定義。

 甚麼是真正的工作
罵一個有問題的體制總是容易,但找出怎麼樣活在這樣的體制裡面就成了難題。

我們必須要清楚知道現在的問題不是個人選擇而已,而是整個體制,包含了高等教育或是再更高等的領域,都發生危機。這其實是大眾的「認知危機」,也就是人們不清楚甚麼是「真正的工作」,不知道甚麼是該忍受的工作內容,而工作上又有甚麼是不該犧牲的。


請剝削我
當好好過活成了想望,犧牲就成了一種美德,但英雄不會受苦。受苦者是那些正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

如果你用「正確適宜」──也就是不吵不鬧,或是向組織效忠──的方式受苦,那麼你就是一個盡本分的勤奮族;如果你是用一種痛苦、甚至苦到必須打破沉默的方式在受苦,那麼你就是個自作自受的抱怨族。

但是,沒有任何一個上班族該受苦。上班族為了得到上級的批准認可,忍受物質上的剝奪感同時還要告訴自己理性看待這一切,這樣不只是對個體的殘忍,還等於是給剝削勞工者一張「請剝削我」的通行證。

當媒體齊聲說著經濟的困境與一個人當初所選有關時,人們很容易就會把整體經濟的問題內化到自己身上,也就是說,人們會把經濟有問題的錯歸到自己身上;他們對不合理的對待,像是作白工、不斷付出沒有回報等等,如同像是把錢丟進水裡一樣的現象感到合理。


沉默招致羞辱
當人們期盼的未來沒有來時,他們就開始疑惑為什麼會這樣,接著就會有人對他們說期待未來是很蠢的事情,然後被罵的人們就不再說話了,因為他們無法回擊那些加諸在他們身上的抨擊和羞辱,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羞辱是他們保持沉默所招致,他們也只能繼續保持沉默承受這一切。

人們是有選擇的,但是現代工作者的選擇卻越來越少,過日子已經不是賺錢與否的問題,光是活在世界上這件事本身就成了艱難的挑戰,你不只要有錢維生,更要有聰明的心智,直接的說,也就是你不會把運氣不好當成是本身人格有問題,也不會把只是沒機會當成機會從不會來到。


你不等於你的工作,但你怎麼對待旁人會形塑出你這個人。

互相伸出援手
那你現在到底該怎麼辦?你可以努力工作並盡力做到最好。你可以集合大家一起來改變現況,看看能不能碰運氣在一面倒的情況中衝撞出一絲機會。但當你失敗的時候,記得有千千萬萬的人也和你一樣失敗了,因為你無法掌握整個大環境。

同時,當你看到有人也跌倒失敗時,記得別忘了對他們伸出援手。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Surviving the post-employment economy”此為鑽研政治和媒體的作者肯迪佐(Sarah Kendzior)發表於《半島電台》的觀點,感謝熱心網友指教應再加註本文乃個人觀點,請酌情參考。



延伸閱讀:《歐盟:有工作不等於有好生活
與台灣相似的克羅埃西亞
有房有工作 西班牙寄居族的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