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ophist4ever.pixnet.net/blog/post/29423029
是說隨著美國重返亞洲的情勢越來越明顯,台灣的多數政治評論者也逐漸轉變了立場,從看好中國的掘起,到開始談論美國對中國的新圍堵策略。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很久以前這個部落格就曾經討論過中國是如何錯失它最好的外交機會,而在當時這樣的論點,似乎還引起許多人的訕笑。只是現在讓人意外的,反而是美國重返亞洲的速度,似乎遠比我們當時所推測的還要快,其規模與決心也讓人感到驚訝。最明顯的指標有兩個,一個是美國積極推動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TPP)」,在經濟面上以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為誘餌,統合盟邦以對抗中國。另一個則是不斷與中國周遭國家改善關係與釋出善意,直接在軍事面上全面圍堵中國。
美國利用「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的野心與企圖 (註一) , 坊間已經有太多的文章分析,就不在這裡多加論述。但是幾乎所有的論述都同意,這是美國重建它在亞太地區經濟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主要的假想敵就是中國。 美國清楚的明白,過去它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式微,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中國的經濟磁吸效應。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傳統盟邦,都因為垂涎中國的龐大市場舉便宜 的人工環境,而積極前進中國,就或多或少必需要受制於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要重建它過去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第一步就是要抵消中國的經濟磁吸效應。 未來以美國、澳洲、日本、南韓、南美與東南亞諸國所建立起來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架構,其整體的市場與消費力都遠遠不是中國可以比擬的。
過 去中國主導建立「東協加三」的架構,試圖以中國為中心,擴大自己的經濟磁引效應。但是就目前的情勢看來,這並不是一個成功的策略。最顯著的指標就是連東協 十國裡最封閉的緬甸,都已經出現鬆動。原本應該是中國最堅定盟友的緬甸政府,最近幾個月的急速轉變,實在令人咋舌。從政府重組、改換國旗、釋放被軟禁多年 的反對黨領袖、承諾舉辦大選、中止與中國合作的水壩工程,可謂一氣呵成。緬甸的大轉向其實就反應了區域情勢的急遽改變,封閉如緬甸這樣的國家,也看到美國 在重返亞洲後,積極拉攏中國周邊國家所出現的戰略契機。蘋果日報的社長就這個議題有篇精彩的文章,非常值得參考。而我們覺得更值得觀察的是,緬甸會不會是第一張骨牌,未來將會出現連鎖效應。
美 國會重返亞洲並不令人驚訝,因為這是必然的選擇,過去認為中國掘起後,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會慢慢自己式微的想法,是太傻太天真。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會選擇拱 手讓出已經擁有的鉅大利益。就算中國未來有一天真的能取代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勢必也需要經歷一段漫長艱苦的對抗。只是看著美國這一段時間的縝密部署與 未來可以預見的凌厲攻勢,內憂外患的中國想要大國掘起,還真的需要一點幸運女神的眷顧。緬甸的見風轉舵,令人看到了弱勢小國不代表就沒有任何籌碼,關鍵在 於懂不懂得把握機會罷了。如果今天緬甸政府的思維仍然與台灣目前的執政黨一樣,那緬甸恐怕也將錯過這個機會了。
對台灣而言,美國所主導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不只是抵消中國經濟磁吸效應的最好機會,更能分散經濟風險與開拓新市場。過去台灣害怕「東協加三」成形後會讓台灣喪失競爭力,而在台灣內部形成了與中國簽定 ECFA 的巨大壓力。但是就目前的情勢來研判,「東協加三」的架構是無法與「泛太平戰略經濟夥伴協議」相抗衡的,而 ECFA 的效果本來就令人存疑,恐怕更是難以望其項背。台灣應該要 把爭取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作為下一個階段最重要的國家戰略。只是目前台灣的執政黨仍然固守其偏執的意識形態,甚至有官員公開表示台灣能不能 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要看中國的態度,實在讓人覺得這些官員遠遠不如緬甸軍政府的遠見與魄力,而對國際情勢的無知,也讓人啞然失笑。
註一:TPP最早是由新加坡、汶萊、智利、紐西蘭所提出,稱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在美國調整戰略重心後,選擇加入這個組織,並且積極主導將這個組織擴大為亞太地區的新經濟戰略合作同盟。
美國利用「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的野心與企圖 (註一) , 坊間已經有太多的文章分析,就不在這裡多加論述。但是幾乎所有的論述都同意,這是美國重建它在亞太地區經濟影響力的重要手段,而且主要的假想敵就是中國。 美國清楚的明白,過去它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式微,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中國的經濟磁吸效應。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傳統盟邦,都因為垂涎中國的龐大市場舉便宜 的人工環境,而積極前進中國,就或多或少必需要受制於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要重建它過去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第一步就是要抵消中國的經濟磁吸效應。 未來以美國、澳洲、日本、南韓、南美與東南亞諸國所建立起來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架構,其整體的市場與消費力都遠遠不是中國可以比擬的。
過 去中國主導建立「東協加三」的架構,試圖以中國為中心,擴大自己的經濟磁引效應。但是就目前的情勢看來,這並不是一個成功的策略。最顯著的指標就是連東協 十國裡最封閉的緬甸,都已經出現鬆動。原本應該是中國最堅定盟友的緬甸政府,最近幾個月的急速轉變,實在令人咋舌。從政府重組、改換國旗、釋放被軟禁多年 的反對黨領袖、承諾舉辦大選、中止與中國合作的水壩工程,可謂一氣呵成。緬甸的大轉向其實就反應了區域情勢的急遽改變,封閉如緬甸這樣的國家,也看到美國 在重返亞洲後,積極拉攏中國周邊國家所出現的戰略契機。蘋果日報的社長就這個議題有篇精彩的文章,非常值得參考。而我們覺得更值得觀察的是,緬甸會不會是第一張骨牌,未來將會出現連鎖效應。
美 國會重返亞洲並不令人驚訝,因為這是必然的選擇,過去認為中國掘起後,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會慢慢自己式微的想法,是太傻太天真。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會選擇拱 手讓出已經擁有的鉅大利益。就算中國未來有一天真的能取代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勢必也需要經歷一段漫長艱苦的對抗。只是看著美國這一段時間的縝密部署與 未來可以預見的凌厲攻勢,內憂外患的中國想要大國掘起,還真的需要一點幸運女神的眷顧。緬甸的見風轉舵,令人看到了弱勢小國不代表就沒有任何籌碼,關鍵在 於懂不懂得把握機會罷了。如果今天緬甸政府的思維仍然與台灣目前的執政黨一樣,那緬甸恐怕也將錯過這個機會了。
對台灣而言,美國所主導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不只是抵消中國經濟磁吸效應的最好機會,更能分散經濟風險與開拓新市場。過去台灣害怕「東協加三」成形後會讓台灣喪失競爭力,而在台灣內部形成了與中國簽定 ECFA 的巨大壓力。但是就目前的情勢來研判,「東協加三」的架構是無法與「泛太平戰略經濟夥伴協議」相抗衡的,而 ECFA 的效果本來就令人存疑,恐怕更是難以望其項背。台灣應該要 把爭取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作為下一個階段最重要的國家戰略。只是目前台灣的執政黨仍然固守其偏執的意識形態,甚至有官員公開表示台灣能不能 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議」要看中國的態度,實在讓人覺得這些官員遠遠不如緬甸軍政府的遠見與魄力,而對國際情勢的無知,也讓人啞然失笑。
註一:TPP最早是由新加坡、汶萊、智利、紐西蘭所提出,稱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在美國調整戰略重心後,選擇加入這個組織,並且積極主導將這個組織擴大為亞太地區的新經濟戰略合作同盟。
-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
- 個人分類:時事評論
- 此分類上一篇: 【昨天的無限迴圈】是要如何回歸選戰的主軸?
- 此分類下一篇: 【昨天的隱形包圍】中國所面臨的另一種危機!《一》
- 上一篇: 【中國觀察】陷入泥淖的維穩戰爭!
- 下一篇: 【昨天的隱形包圍】中國所面臨的另一種危機!《一》
歷史上的今天
- 2012: 【昨天的深刻教訓】話術之道的重要!
- 2010: 【昨天的不白之冤】淺談軍用子彈的殺傷力之爭!!《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