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編譯] 經濟學人 誰主宰巨浪 中美海上角力(上)
※ [本文轉錄自 IA 看板 #1M9GotkP ]
作者: mlkj (N ) 看板: IA
標題: [編譯] 經濟學人 誰主宰巨浪 中美海上角力(上)
時間: Mon Oct 19 23:30:59 2015
原文
http://tinyurl.com/o3jqq52
翻譯
http://mlkj24.pixnet.net/blog/post/31138796
Economist Oct 17th 2015
未來幾天內,在多數國家看不到的地方,美國海軍將考驗日漸增長的中國海軍實力。美軍
將在充滿爭議的南沙海域中,於中國建立的幾座人工島周圍假定12海浬內進行巡邏。自
2012年之後,美國海軍就沒有在離中國宣稱擁有主權之地如此近的海域,實行國際法下的
巡航權利。重新實行「航行自由」的巡航權利,是在習近平訪問華盛頓之後,表示訪美並
無法緩解中國在南海積極建造島嶼所帶來的擔憂。
中國將會抗議,但這也是中國現在唯一能做的事。這場演習,明顯是美國對海權的宣示,
也就是美國仍擁有最至高無上的力量 — 但已不再不受挑戰。「海權」的概念,有種19世
紀的趣味,令人想起納爾遜(Horatio Nelson,英國海軍名將)、帝國野心和砲艦外交。但
直至今日,各政治領袖跟他們的軍事顧問,都仍非常仔細閱讀海權思想的偉大傳人,1914
年過世的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之著作。他在1890的作品中,寫到
「藉由海上貿易、海軍優勢來掌握海洋,等於在世界上擁有主導的影響力;因為無論陸地
上有多豐富的產品,沒有比海上貿易更能促進必要交流。」
無論是硬海權(海軍那種),還是軟海權(跟貿易、開發海洋資源有關),都還是跟以往一樣
重要。東西都數位化了,人們在天空飛。但實體物品,還是壓倒性大部分地透過海運:用
重量、體積來計算的話,大約有90%的全球貿易是透過海運。但海洋的自由度、聯結性卻
不是必然的。海洋的自由度、聯結性仰賴建立在規則上的國際體制,而幾乎所有國家都只
認自身利益。但近來的數十年,僅有美國透過與盟友的合作關係,擁有維持秩序的手段跟
意願。
自二次大戰後,維持全球海洋公域進出無礙的美國霸權,僅受到一次短暫的挑戰。70年代
蘇聯建立了驚豔的遠洋海軍,但花費非常高;導至某些歷史學家認為,這是造成蘇聯在二
十年後垮台的原因之一。在冷戰結束後,多數這些收購價格高昂的船艦,都在拋棄在蘇聯
的北極基地,等著生鏽。
這個事實可能面臨改變。10月7日,俄國招搖地從裏海的戰艦上,對敘利亞發射了26枚巡
弋飛彈(美國宣稱有些飛彈落到伊朗境內,不過俄國否認)。普丁利用此事的宣傳價值:「
對那些專家來說,知道俄國可能擁有此類武器是一回事;而首次看到這些武器存在,又是
另一回事。」西方軍事計畫專家,現在必須要抗衡俄國所展示的能力,也就是能從俄國水
域內,發射攻擊範圍涵蓋歐洲大部分地區的低空飛行飛彈。
但目前最嚴峻的挑戰者,則是中國。中國海軍,從一開始的單純沿海部隊,發展成在其「
近海」(意即從日本至菲律賓的第一島鏈)的強大力量。而現在又再度進化,變得更野心勃
勃。在過去十年中,人民解放軍海軍更加頻繁地進行遠距離的操練,且技術要求也越來越
高。除了在印度洋維持常時反海盜演練,中國也遠在西太平洋進行操演。上個月的中俄軍
演後,五艘中國軍艦通過阿留申群島附近。
海洋最重要的那件事
The sea’s the thing
中國5月時發表了國防白皮書,正式將「遠洋護衛」的角色,加入原本的「近海防禦」中
。中國的戰略,原本是將近海的控制放在最優先,現在則強調中國擴張的經濟、外交影響
力。中國曾把陸軍放在首要地位,而這個時代已經結束。
「必須突破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高度重視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與國家安全和發展
利益相適應的現代海上軍事力量體系。」
在這樣的軍事思量裡面,台灣仍是中心點。中國尋求發展的,不僅是收復此叛離一省(由
中國觀點)的手段(若有必要則動用武力),同時也要抵禦台灣主要的保護者 - 美國。中
國從未忘記1996年的恥辱。當時美國派出兩艘航空母艦,來阻止中國旨在恫嚇台灣政府的
飛彈試射,其中一艘還經過台灣海峽。美國當時的國防部長培里(William Perry)誇口說
,雖然中國是軍事強權,「但西太平洋上最強的軍事力量,是美國。」
中國誓言要改變這樣的平衡關係。為了把美國拒於第一島鏈,最終拒於第二島鏈(譯按:
北起伊豆群島至帛琉群島的島鏈)門外,中國大舉投資在各種軍備設施上;從陸基反艦飛
彈,到潛水艇、現代反潛機、戰鬥機等。中國也在尋求,能在印度洋的重要咽喉要道上進
行巡邏。中國多數原油的進口,是透過印度洋。中國使用的原油,約有40%經過霍爾木茲
海峽(Strait of Hormuz,連接波斯灣與印度洋),80%經過麻六甲海峽。中國看起來打算
建立的幾個目標包括:保護重要的經濟海上通道;在南海、東海以主導之姿出現;不管在
哪個擴展勢力的海外地點,投資、人民可能受到威脅時,都有辦法介入。
美國五角大廈在8月時,發佈了全新的「亞太海事安全戰略」。其中強調三個目標:「維
護公海自由」、「遏制衝突和脅迫」、「促各方遵守國際法及準則」。這再度確認了美國
在2012年所揭櫫的目標;也就是在2020年前,透過在亞太地區佈署至少60%的海空戰力,
來達成資源「再平衡」。海軍部長馬布思(Ray Mabus)曾要求國會提高8%的預算,在明年
會計年度內達到1,610億美元;他希望海軍的戰艦數,能從273艘,提高到至少300艘。某
些共和黨人士說,350艘才是正確的數字。
美國應該擔心嗎?中國即將成為全球海上強權的意義,跟蘇聯當時的海軍大擴張時期,兩
者並不相同。除了強大的潛艇艦隊外,蘇聯當時主要的目的,是戰略性的核子攻擊,阻止
美國橫跨大西洋增援歐洲。蘇聯海軍最關心的是,展現其大國地位;並透過「存在」的使
命,讓同盟國印象深刻、震懾對手,以達到拓展全球影響力的目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8.106.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A/M.1445268663.A.B99.html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