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6, 2016, 6:00 am 次
11月8日,無論喜萊莉.柯林頓或川普勝利,明年1月20日入主白宮,都將面對與過去非常不同的東亞情勢。不僅東南亞因華府在南海仲裁案操作不當,湧現對美國不利的重大變化,連對美國相對有利的東北亞,也因南韓總統朴槿惠閨密干政風暴,變得高度複雜化與不確定。
歐巴馬政府推動「亞太再平衡」政策,雖以中國為目標,但美國的東亞盟國與夥伴都知道,美中兩國經濟合作大於競爭,政治與軍事則競大於合。對美國而言,這樣的兩手策略符合國家利益;後遺症則是亞洲國家也有樣學樣,紛紛改採政軍經分離政策。另一方面,美國又顯得敵我意識模糊,有時甚至到敵我不分地步。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邀請俄、中參加,卻不邀菲、越、台參與,造成一些國家離心離德。
美國對東南亞國家制定許多經濟援助、技術援助、教育以及民主計畫,但欠缺經費,以致各種計畫往往徒托空言,早被菲、越、馬各國看穿,而決定琵琶別抱;美國提供亞洲國家經濟和技術援助時,還常干涉他國內政與人權政策,造成各國不滿,紛紛改向中國尋求援助。美國軍售亞洲國家,也常挾軍事科技自重,限制重重,造成菲、馬不滿,而轉向中、俄尋求採購武器。最新案例是菲律賓向美國洽購2.6萬支攻擊步槍,被美國國會拒絕。
「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是歐巴馬政府亞太外交的重要支柱,卻因反自由貿易與擔心勞工失業的民粹潮流,造成兩黨總統候選人皆表示反對。若TPP在選後仍無法獲國會通過,胎死腹中,美國與中國的經貿競爭可能落居下風。未來新總統能否和新國會合作,讓TPP敗部復活,難度很高、希望渺茫。
歐巴馬推動亞太再平衡政策,初期顯然太過強勢,反而刺激中國在軍事上加速在南海、東海部署,並將「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儲備銀行」與原有的「上海合作組織」「博鰲論壇」等作為政策工具,加強與亞太周邊國家的政經關係,反將美國一軍。
儘管美國成功加強與日、韓、澳、新加坡等傳統盟邦的軍事合作;但澳、韓、新加坡等國在經濟上,卻受中國制約。另外,在推動與菲、越、馬軍事合作方面,美國只在2011-2016年期間獲得成功,2016年中期以後,菲、越、馬逐漸轉向。美國力推南海仲裁案,雖取得法律戰的勝利,卻僅贏得面子;仲裁宣布後,除了日、澳等國表態挺美外,東南亞國家在北京要挾下,沒有一國敢公開挺仲裁案,讓美國輸掉裡子。
此外,美國在幕後操控南海仲裁案,不僅欲蓋彌彰,還因涉及承諾菲律賓償還訴訟費用,卻在事後耍賴,導致菲律賓新總統杜特蒂翻臉倒戈。更重要的,美國因操作南海仲裁案不當,同時得罪中國、菲律賓與台灣,還造成許多東南亞國家看透美國「紙老虎」本質,紛紛背叛美國。
反觀東北亞,儘管有快速崛起的中國,與經常進行核爆與試射飛彈的北韓,但美國在東北亞因在日本、南韓駐軍,加上沖繩、關島基地的軍事部署,享有相對優勢。近月來,美國說服南韓在其境內部署「薩德」高空飛彈防禦系統(THAAD),不僅有助防範北韓與中國的飛彈攻擊,薩德配備的雷達更可將中國境內軍事部署與活動一覽無疑。
在南韓部署薩德,讓美國可掌握中國的軟肋,猶如中國在南海地區也掌握美國的軟肋一樣。不幸的是,南韓總統朴槿惠閨密干政事件,近日如滾雪球般愈演愈烈。雖然朴槿惠民意支持率直直落到僅有5%,但南韓反對黨顯然還沒放過她的意思。如果醜聞繼續發展,不無可能在南韓政壇引發連環爆,甚至影響到預定明年底以前部署薩德的時程與進展。
無論柯林頓或川普入主白宮,都須面對中國的競爭挑戰,如何進一步拉攏日本是可能選項。從華府角度看,說服日本派艦隊南下,與美國艦隊共同在南海聯合軍演,甚至聯手巡弋南海,可能成新總統的政策手段。因為客觀發展顯示,美日如無法在南海採攻勢作為,南海可能在不久後成為中國的內海,即使川普當選都無法忽視。南海如果成為美國新總統和中國交手的第一步棋,不讓人意外。
歐巴馬政府推動「亞太再平衡」政策,雖以中國為目標,但美國的東亞盟國與夥伴都知道,美中兩國經濟合作大於競爭,政治與軍事則競大於合。對美國而言,這樣的兩手策略符合國家利益;後遺症則是亞洲國家也有樣學樣,紛紛改採政軍經分離政策。另一方面,美國又顯得敵我意識模糊,有時甚至到敵我不分地步。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軍演,邀請俄、中參加,卻不邀菲、越、台參與,造成一些國家離心離德。
美國對東南亞國家制定許多經濟援助、技術援助、教育以及民主計畫,但欠缺經費,以致各種計畫往往徒托空言,早被菲、越、馬各國看穿,而決定琵琶別抱;美國提供亞洲國家經濟和技術援助時,還常干涉他國內政與人權政策,造成各國不滿,紛紛改向中國尋求援助。美國軍售亞洲國家,也常挾軍事科技自重,限制重重,造成菲、馬不滿,而轉向中、俄尋求採購武器。最新案例是菲律賓向美國洽購2.6萬支攻擊步槍,被美國國會拒絕。
「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是歐巴馬政府亞太外交的重要支柱,卻因反自由貿易與擔心勞工失業的民粹潮流,造成兩黨總統候選人皆表示反對。若TPP在選後仍無法獲國會通過,胎死腹中,美國與中國的經貿競爭可能落居下風。未來新總統能否和新國會合作,讓TPP敗部復活,難度很高、希望渺茫。
歐巴馬推動亞太再平衡政策,初期顯然太過強勢,反而刺激中國在軍事上加速在南海、東海部署,並將「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儲備銀行」與原有的「上海合作組織」「博鰲論壇」等作為政策工具,加強與亞太周邊國家的政經關係,反將美國一軍。
儘管美國成功加強與日、韓、澳、新加坡等傳統盟邦的軍事合作;但澳、韓、新加坡等國在經濟上,卻受中國制約。另外,在推動與菲、越、馬軍事合作方面,美國只在2011-2016年期間獲得成功,2016年中期以後,菲、越、馬逐漸轉向。美國力推南海仲裁案,雖取得法律戰的勝利,卻僅贏得面子;仲裁宣布後,除了日、澳等國表態挺美外,東南亞國家在北京要挾下,沒有一國敢公開挺仲裁案,讓美國輸掉裡子。
此外,美國在幕後操控南海仲裁案,不僅欲蓋彌彰,還因涉及承諾菲律賓償還訴訟費用,卻在事後耍賴,導致菲律賓新總統杜特蒂翻臉倒戈。更重要的,美國因操作南海仲裁案不當,同時得罪中國、菲律賓與台灣,還造成許多東南亞國家看透美國「紙老虎」本質,紛紛背叛美國。
反觀東北亞,儘管有快速崛起的中國,與經常進行核爆與試射飛彈的北韓,但美國在東北亞因在日本、南韓駐軍,加上沖繩、關島基地的軍事部署,享有相對優勢。近月來,美國說服南韓在其境內部署「薩德」高空飛彈防禦系統(THAAD),不僅有助防範北韓與中國的飛彈攻擊,薩德配備的雷達更可將中國境內軍事部署與活動一覽無疑。
在南韓部署薩德,讓美國可掌握中國的軟肋,猶如中國在南海地區也掌握美國的軟肋一樣。不幸的是,南韓總統朴槿惠閨密干政事件,近日如滾雪球般愈演愈烈。雖然朴槿惠民意支持率直直落到僅有5%,但南韓反對黨顯然還沒放過她的意思。如果醜聞繼續發展,不無可能在南韓政壇引發連環爆,甚至影響到預定明年底以前部署薩德的時程與進展。
無論柯林頓或川普入主白宮,都須面對中國的競爭挑戰,如何進一步拉攏日本是可能選項。從華府角度看,說服日本派艦隊南下,與美國艦隊共同在南海聯合軍演,甚至聯手巡弋南海,可能成新總統的政策手段。因為客觀發展顯示,美日如無法在南海採攻勢作為,南海可能在不久後成為中國的內海,即使川普當選都無法忽視。南海如果成為美國新總統和中國交手的第一步棋,不讓人意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