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兩岸關係 台灣關係法 棄台論
部分主張棄台論的學者常假國家利益之名,行出賣台灣
之實。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葛雷瑟在《外交事務》期刊撰文指出,美國有必要檢討台灣關係法,和北京就台灣問題達成協議,以避免美中發生核子大戰。最
近更有卡特政府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在同一期刊撰文主張,美國有必要檢討台灣關係法,因為只有與中國大陸改善關係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雖然這些棄台論學者都不是兩岸事
務專家,但是他們卻或多或少與中國大陸有很好的互動關係。首先,他們都和北京有一定程度的聯結。例如,歐文現為亞洲投資公司董事長,做的生意自與中共有
關。普理赫在美中撞機事件時擔任駐中共大使,與北京有長期的關係。沈大偉常去中國大陸從事研究。布里辛斯基則是美中建交始作甬者之一,當年「聯中制蘇」時
即因反蘇急先鋒,而與鄧小平建立良好交情,近年也常受邀訪問大陸,備受禮遇。
其次,中國大陸學者也有不少人,像北京社科院的陶文釗、軍事評論員孟祥青等,即使不能說是與美國棄台論學者遙相唱和,至少頗有拿他們的論點,傲台灣學者的味道。
最後,2011年五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問美國時,指出美國國會已醞釀檢討台灣關係法。他的談話顯示,美國不僅有學者為棄台論打先鋒,甚至也悄悄在美國國會開始挖台灣的牆角。
棄台論目前也許還不成氣候,但北京既然是幕後推手,我國仍應秉「料敵從寬」原則,不能輕忽其事。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101.7.16聯合報A15版)
近日來,美國積極推動重返「亞洲戰略」的氛圍下,美國內部竟不斷出現「棄台論」。AIT主席薄瑞光日前在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研討會上鄭重澄清,強調美國非常重視與台灣的國防。不過,「棄台論」的出現,絕非空穴來風,值得我們密加關切。
綜觀美國「棄台論」者,其與大陸的關係都匪淺,而其論調主要有幾種類型:其一,中國大陸的崛起,促使美國必須在包括經濟在內的諸多面向和中國大陸形成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而若和臺灣繼續維持關係,將成為發展美中關係的 障礙。其二,臺灣已和大陸通過ECFA形成緊密的經貿關係,從而有可能進一步促使臺灣在政治上向大陸傾斜,在這種情況下,何須再支持台灣;更何況,在台灣 和中國大陸已建立密切關係的情況下,若繼續對台軍售,那美國就應擔心,中國大陸就有機會獲取美國先進武器的技術。其三,中國大陸目前已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 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是美國的主要債權國,為了挽救美國日趨頹勢的經濟,可以以放棄臺灣作為條件,交換中國大陸放棄對差五兆美元的債權要求。
不管政黨如 何輪替,美國歷任總統大都採取以台制陸的戰略,而中國大陸在對美國關係的重點之一,則是設法促使美國以台制陸的戰略失去合理性、有效性和正當性。美國棄台 論的論調,明顯集中質疑美國以台制陸的正當合理性。這其中的關聯性,頗容易引人聯想。美國積極推動「重返亞洲」戰略,可能更形強化大陸要解消美國「以台制 陸」的戰略急迫感。
在國際現實主義的制約下,美國「棄台論」將會繼續出現和發酵;而面對這種形勢發展,歸結最後的問題是:美中之間如何避免不會被三明治化,被稀釋掉。我們能 做的是,在美中之間採取平衡戰略,一方面通過和大陸的ECFA做為槓桿,爭取和美國推動TIFA的協商談判,甚至要求美國助我加入TPP;而另一方面可以 通過和美國的經貿關係的強化為槓桿,和中國大陸展開有關華人經濟圈的討論和協商。
雖然泰國、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這些東協國家都參與了六月二十九日「環太平洋─二○一二」軍演,但這並不表示這些國家已經選邊站,他們其實都在美中之間 採取平衡戰略;這些國家最近更積極參與中國大陸廣西南寧主辦並於七月十三日閉幕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這個論壇扮演聯結中國大陸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發 展的重要平台角色。
其實連日、韓、俄和印度這些區域政治經濟大國,夾在美中之間也都採取平衡戰略。俄羅斯一方面參與上述美國主導的軍演,但另一方面,在幾個月前才和中國大陸聯合軍演;日本、韓國正積極尋求和中國大陸啟動FTA談判的工程;印度和中國之間也是既合作又競爭。
慢慢在北京和華盛頓間採取平衡戰略,或許才能讓我們左右逢源;否則,就只好等著被人放棄。綜觀美中台三角關係的歷史,不同階段其實都出現不同形式的棄台 論,最終都端賴我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平衡戰略,才頂住各類棄台論的衝擊。歷史之鑑,不只要銘記於心,並應化經驗教訓為行動。
【中國時報2012/7/24 A15版】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101.7.16聯合報A15版)
近日來,美國積極推動重返「亞洲戰略」的氛圍下,美國內部竟不斷出現「棄台論」。AIT主席薄瑞光日前在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研討會上鄭重澄清,強調美國非常重視與台灣的國防。不過,「棄台論」的出現,絕非空穴來風,值得我們密加關切。
綜觀美國「棄台論」者,其與大陸的關係都匪淺,而其論調主要有幾種類型:其一,中國大陸的崛起,促使美國必須在包括經濟在內的諸多面向和中國大陸形成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而若和臺灣繼續維持關係,將成為發展美中關係的 障礙。其二,臺灣已和大陸通過ECFA形成緊密的經貿關係,從而有可能進一步促使臺灣在政治上向大陸傾斜,在這種情況下,何須再支持台灣;更何況,在台灣 和中國大陸已建立密切關係的情況下,若繼續對台軍售,那美國就應擔心,中國大陸就有機會獲取美國先進武器的技術。其三,中國大陸目前已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 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是美國的主要債權國,為了挽救美國日趨頹勢的經濟,可以以放棄臺灣作為條件,交換中國大陸放棄對差五兆美元的債權要求。
不管政黨如 何輪替,美國歷任總統大都採取以台制陸的戰略,而中國大陸在對美國關係的重點之一,則是設法促使美國以台制陸的戰略失去合理性、有效性和正當性。美國棄台 論的論調,明顯集中質疑美國以台制陸的正當合理性。這其中的關聯性,頗容易引人聯想。美國積極推動「重返亞洲」戰略,可能更形強化大陸要解消美國「以台制 陸」的戰略急迫感。
在國際現實主義的制約下,美國「棄台論」將會繼續出現和發酵;而面對這種形勢發展,歸結最後的問題是:美中之間如何避免不會被三明治化,被稀釋掉。我們能 做的是,在美中之間採取平衡戰略,一方面通過和大陸的ECFA做為槓桿,爭取和美國推動TIFA的協商談判,甚至要求美國助我加入TPP;而另一方面可以 通過和美國的經貿關係的強化為槓桿,和中國大陸展開有關華人經濟圈的討論和協商。
雖然泰國、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這些東協國家都參與了六月二十九日「環太平洋─二○一二」軍演,但這並不表示這些國家已經選邊站,他們其實都在美中之間 採取平衡戰略;這些國家最近更積極參與中國大陸廣西南寧主辦並於七月十三日閉幕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這個論壇扮演聯結中國大陸與東協自由貿易區發 展的重要平台角色。
其實連日、韓、俄和印度這些區域政治經濟大國,夾在美中之間也都採取平衡戰略。俄羅斯一方面參與上述美國主導的軍演,但另一方面,在幾個月前才和中國大陸聯合軍演;日本、韓國正積極尋求和中國大陸啟動FTA談判的工程;印度和中國之間也是既合作又競爭。
慢慢在北京和華盛頓間採取平衡戰略,或許才能讓我們左右逢源;否則,就只好等著被人放棄。綜觀美中台三角關係的歷史,不同階段其實都出現不同形式的棄台 論,最終都端賴我們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了平衡戰略,才頂住各類棄台論的衝擊。歷史之鑑,不只要銘記於心,並應化經驗教訓為行動。
【中國時報2012/7/24 A15版】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