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盛世螻蟻」現象 是否被誇大?
September 24, 2016, 6:10 am 次
中國大陸甘肅農村婦女楊改蘭,8月底用斧頭將四個年幼子女砍死,再服毒自殺。外出打工的丈夫李克英回家處理妻兒喪事後八天,也在樹林中服毒身亡。六口滅門案引起大陸和國際媒體關注,網上有篇「盛世中的螻蟻」文章瘋傳,更引發熱議。當局因此追究責任,處分副縣長馬永忠等六名官員。而中國的「盛世螻蟻」現象,到底是誇大其詞,或根本反映了崛起過程的偏頗,也有爭論。
「盛世」是偉大的稱號,不少人認為,現在就是漢唐盛世再現,中國即將超越美國,睥睨天下。「盛世」當然也是中共的政績和功勞,讓民族復興,洗刷被列強侵略之恥。但盛世的子民如果還像「螻蟻」,渺小可憐,死活乏人聞問,就顯得極不相稱,讓盛世被懷疑是否在吹噓作假、粉飾太平。
網上「盛世中的螻蟻」文章,早已被刪除,但海外還看得到。爭議在有人認為,這只是個案,不應被誇大;另一方卻認為,故事反映中國數億農村悲苦民眾的處境,他們被忽視了。黨媒定調楊改蘭案屬「特大故意殺人案」,她把親生的四個子女(一個六歲、兩個雙胞胎五歲、一個三歲)帶到屋後的羊腸小道,一一砍殺,再逼他們服農藥,最後自殺。
楊改蘭的悲劇涉及超生、黑戶、貧窮和政府低收入保障照顧、家庭倫常等問題。她丈夫李克英是過門(入贅)女婿,長年出外打工,家中十畝地種雜糧麥豆等,農事、兩個老人和四個孩子都靠楊獨力照顧。因為超生,四孩子都沒上戶口,成了黑戶。楊家2010年被納入農村三類低保,但2013年底被「群眾評議」後,認為她丈夫打工收入超過低保年收入2300元標準,不合低保資格而被取消。
楊改蘭的處境惡劣,對人世沒有絲毫眷戀,國家沒有給她希望,很多人認為反映了數億農民和民工打工求活、離鄉背井、妻兒在家鄉「留守」的農村生態。「崛起」和「沒落」的對比,人命如螻蟻。有專家分析,事件不僅反映貧窮問題,還包括夫妻不和、上輩老人的控制欲或楊可能有精神隱疾等,才導致悲劇。很多讀者留言說,故事太讓人心疼,都看哭了。
很難否認,「盛世螻蟻」一文用語較極端,譬如說「他們都是盛世下的螻蟻,無關緊要,無人在意,也無人關注」,「楊改蘭並不孤獨。之所以會形成他們是『社會的少數』錯覺,多半是因為『形勢大好』的陽光宣傳,以及鏡頭從來沒有對準過他們」,「楊改蘭、李克英們,活得憋屈,死無尊嚴……到這種份上,生亦何喜,死亦何哀!死亡,可能反而是一種愉悅的解脫。」
對照近年黨媒充斥歌頌太平、讚揚盛世偉大的論調,包括中國人海外大收購、部分土豪劣紳在國外「有錢任性」,各種離譜、出格言行屢被批評檢討,但社會主體仍是城市富人或中產階級。網上流傳另一篇報導,介紹北京城外約16萬人拾破爛兒的大軍,一家數口住破爛廢品搭起的帳篷屋,靠拾荒維生。孩子吃從垃圾中撿來已變味的肉、菜,媽媽一遍遍水煮、加辣、去臭味,上桌後還是肉,讀來讓人辛酸,就在首善的北京城外環。
法國RFI電台評論說,依聯合國貧困概念,中國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口還超過5億(但中國官方僅承認還有8000萬人需「脫貧」),楊改蘭一家六口之死,激起猛烈的「良心的火焰」。有網友質疑,「一面是酒池肉林,一面是飢寒交迫,誰是螻蟻,誰的盛世?」
「盛世螻蟻」稱呼和近年網上流行的「蟻民」、「穴居」等,都有挑動情緒或暗諷時局之意,卻也在描述事實。也有人認為「螻蟻現象」是偏左翼觀點,中國城鄉發展不均、貧富懸殊拉大,弱勢者未得到更好照顧,與中共建政初期理想目標背道而馳。這種爭論在懷念薄熙來或近年社會事件中,都未曾中斷。
或許因中國近年宣傳太凸顯「崛起」和「盛世」,「螻蟻現象」的反差和強烈對比,讓人感覺話語權、關注度都失衡,政府扶貧政策落實不充分,弱勢群體照顧不夠,甚至聯想領導人頻頻出訪,動輒以幾十億美元經援外國,能否移轉部分資源幫助弱勢同胞。
歐美國家都走過貧窮歲月,迄今乞丐遊民不絕,中國也難例外。1935年,紐約有位老祖母因偷麵包被逮捕送審,法官判她罰款十美元,她當然付不起。當時紐約市長拉瓜迪亞旁聽審判,他脫下禮帽放進十元後,向在場民眾說︰「請各位每人交50美分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支付費用,懲戒我們這個要老祖母偷麵包餵養孫子的城市。」後人將這段話稱作「拉瓜迪亞拷問」,即:一個人為錢犯罪,這個人有罪;一個人為麵包犯罪,這個社會有罪。拿來對照盛世螻蟻現象,同樣引人低迴省思。
「盛世」是偉大的稱號,不少人認為,現在就是漢唐盛世再現,中國即將超越美國,睥睨天下。「盛世」當然也是中共的政績和功勞,讓民族復興,洗刷被列強侵略之恥。但盛世的子民如果還像「螻蟻」,渺小可憐,死活乏人聞問,就顯得極不相稱,讓盛世被懷疑是否在吹噓作假、粉飾太平。
網上「盛世中的螻蟻」文章,早已被刪除,但海外還看得到。爭議在有人認為,這只是個案,不應被誇大;另一方卻認為,故事反映中國數億農村悲苦民眾的處境,他們被忽視了。黨媒定調楊改蘭案屬「特大故意殺人案」,她把親生的四個子女(一個六歲、兩個雙胞胎五歲、一個三歲)帶到屋後的羊腸小道,一一砍殺,再逼他們服農藥,最後自殺。
楊改蘭的悲劇涉及超生、黑戶、貧窮和政府低收入保障照顧、家庭倫常等問題。她丈夫李克英是過門(入贅)女婿,長年出外打工,家中十畝地種雜糧麥豆等,農事、兩個老人和四個孩子都靠楊獨力照顧。因為超生,四孩子都沒上戶口,成了黑戶。楊家2010年被納入農村三類低保,但2013年底被「群眾評議」後,認為她丈夫打工收入超過低保年收入2300元標準,不合低保資格而被取消。
楊改蘭的處境惡劣,對人世沒有絲毫眷戀,國家沒有給她希望,很多人認為反映了數億農民和民工打工求活、離鄉背井、妻兒在家鄉「留守」的農村生態。「崛起」和「沒落」的對比,人命如螻蟻。有專家分析,事件不僅反映貧窮問題,還包括夫妻不和、上輩老人的控制欲或楊可能有精神隱疾等,才導致悲劇。很多讀者留言說,故事太讓人心疼,都看哭了。
很難否認,「盛世螻蟻」一文用語較極端,譬如說「他們都是盛世下的螻蟻,無關緊要,無人在意,也無人關注」,「楊改蘭並不孤獨。之所以會形成他們是『社會的少數』錯覺,多半是因為『形勢大好』的陽光宣傳,以及鏡頭從來沒有對準過他們」,「楊改蘭、李克英們,活得憋屈,死無尊嚴……到這種份上,生亦何喜,死亦何哀!死亡,可能反而是一種愉悅的解脫。」
對照近年黨媒充斥歌頌太平、讚揚盛世偉大的論調,包括中國人海外大收購、部分土豪劣紳在國外「有錢任性」,各種離譜、出格言行屢被批評檢討,但社會主體仍是城市富人或中產階級。網上流傳另一篇報導,介紹北京城外約16萬人拾破爛兒的大軍,一家數口住破爛廢品搭起的帳篷屋,靠拾荒維生。孩子吃從垃圾中撿來已變味的肉、菜,媽媽一遍遍水煮、加辣、去臭味,上桌後還是肉,讀來讓人辛酸,就在首善的北京城外環。
法國RFI電台評論說,依聯合國貧困概念,中國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口還超過5億(但中國官方僅承認還有8000萬人需「脫貧」),楊改蘭一家六口之死,激起猛烈的「良心的火焰」。有網友質疑,「一面是酒池肉林,一面是飢寒交迫,誰是螻蟻,誰的盛世?」
「盛世螻蟻」稱呼和近年網上流行的「蟻民」、「穴居」等,都有挑動情緒或暗諷時局之意,卻也在描述事實。也有人認為「螻蟻現象」是偏左翼觀點,中國城鄉發展不均、貧富懸殊拉大,弱勢者未得到更好照顧,與中共建政初期理想目標背道而馳。這種爭論在懷念薄熙來或近年社會事件中,都未曾中斷。
或許因中國近年宣傳太凸顯「崛起」和「盛世」,「螻蟻現象」的反差和強烈對比,讓人感覺話語權、關注度都失衡,政府扶貧政策落實不充分,弱勢群體照顧不夠,甚至聯想領導人頻頻出訪,動輒以幾十億美元經援外國,能否移轉部分資源幫助弱勢同胞。
歐美國家都走過貧窮歲月,迄今乞丐遊民不絕,中國也難例外。1935年,紐約有位老祖母因偷麵包被逮捕送審,法官判她罰款十美元,她當然付不起。當時紐約市長拉瓜迪亞旁聽審判,他脫下禮帽放進十元後,向在場民眾說︰「請各位每人交50美分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支付費用,懲戒我們這個要老祖母偷麵包餵養孫子的城市。」後人將這段話稱作「拉瓜迪亞拷問」,即:一個人為錢犯罪,這個人有罪;一個人為麵包犯罪,這個社會有罪。拿來對照盛世螻蟻現象,同樣引人低迴省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